湖南地震最早记录:烈度地震破坏力不强媒体不重视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幸运的是,湖南不是地震多发区。

1972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 在此之前的2000多年来,湖南的地震记录并不多,而且烈度也不大。

1631年,崇祯四年,湖南有记载的最大地震在常德发生。 这场里氏7级左右的地震,不仅影响湖南33个州县,还影响湖北、四川、江西、贵州、安徽等地。 此次余震持续数年,这在湖南历史上是罕见的。

此后,湖南地震多为小地震。 1931年,湖南大公报在最后一期的“小新闻”栏目报道了民国时期湖南最大的地震——湘乡地震。 这条新闻不到200字。 由于这次地震的破坏性并不大,媒体当然也没有过多关注。 大地震在湖南一直是小概率事件。 天佑湖南。

潇湘晨报记者 楚文静 撰稿

洞庭湖地区形成多个地震??带

湖南第一次地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无法验证。

我们翻开《昌宁县志》,有这样一段话:“周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甲子地震”。 这是湖南文献中对这次地震最早的记载。 然而,经过专家考证,这部《长宁县志》出版于雍正年间。 关于这次地震的记载是抄自《史记》的,发生地点应该是在鲁国,而不是湖南。 东汉以前,湖南地震的记载几乎都是牵强的。

从东汉末年开始,对地震有了较为准确的记录:公元3、4世纪湖南曾发生过两次地震。 5世纪无记载,6世纪有记载,7世纪无记载,8世纪有记载,9世纪有记载。 不是在10世纪,而是在11世纪,不是在12世纪,而是在13世纪。 一千年来,文献记载的湖南仅发生过九次地震。 如果利用技术手段对湖南进行地质分析,地震次数还会增加。 2004年,专家们通过对湖南省政府新址土方段古地震遗迹的地质分析得出结论,长沙至少发生过两次7.0级以上的地震,而文献中没有记载。

明清时期,文献记载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多。 增加的原因并不是地震突然发生,而是以前的地震记录有很多遗漏。 明清时期,历史记载更加详细和权威。 1500年以后,我国历史资料记载的大地震基本可靠。

1449年9月1日,湖南宜章发生地震。 “三天了,泉水全红了。” 这是明代湖南发生地震的最早记录。

从1449年到1630年,这180年中有49年发生地震,平均每三年半发生一次。 27个县有地震记录:岳阳、元江、衡阳5县发生地震; 临湘、浏阳、常德、汉寿、益阳、宁乡、湘乡、新宁、安化县发生3次地震; 两次地震受灾县包括荆州、安乡、永定、长宁等县。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洞庭湖地区的常德、汉寿、沅江、澧县、安乡、岳阳、临湘等地已形成多发地震带。 多起4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洞庭湖附近县区。 除湖区外,邵阳、新化、新宁、安化等县也属于小震区。

1556年1月23日,中国鄯善发生大地震,至少82万人被压死。 晋陕地震震级为8级,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中心,波及湖南。 临湘、澧县、平江、安乡、浏阳等地发生地震。 房屋倒塌,许多人和动物被压死。

1631年,常德发生大地震,荣亲王府倒塌。

1631年,羊年。 崇祯皇帝忧心忡忡。 李自成自号庄将军,与张献忠会合; 后来金兵包围大陵城(今辽宁省金县),明朝守军投降金。 运气不再站在明朝一边。

那一年,还有一件事被列入当年的大事。 湖南有记载历史上第一次大地震发生在常德,震级约为7级。

当时在常德的明藩王是戎王朱友贞。 荣王家族与常德关系密切。 1508年,明宪宗朱见深十三子朱由枢来到常德归附诸侯。 朱由术及其子孙在常德生活了135年,对常德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他们按照北京皇宫的模型建造了荣王府,还从北京请来了能工巧匠。 历时11年才完成。 荣亲王府位于常德“西北一里”。 规模宏大,一度十分繁荣。 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皇城。

8月15日晚上,融王府一如既往的安静。 突然,西北方向传来轰鸣巨响。 一时间,黑气遮天,大地龟裂,两三尺高的黑泉喷涌而出,腥臭味铺天盖地。刹那间,荣亲王的宫殿轰然倒塌,城墙房屋倒塌。 ,无数人被压死。

男女共计60人。 巡抚白士林向朝廷报告了地震情况,并特别强调了融王府的灾情。 由此可见,荣王府是常德的标志性建筑。 此次地震以常德至理县为中心,包括安乡在内,波及省内外68个县。 余震持续数年。

距离震中越远,地震越轻。 有些地方只能感受到地震:距震中120公里的岳州(今岳阳)。 地震时,房屋周围仿佛有金色的眼睛在闪烁。 这里龟裂,黑色的沙子喷涌而出,腥臭味弥漫。 强迫人; 距离震中138公里的大庸(今张家界),轰鸣如雷,内城房屋倒塌压死多人,乡村龟裂; 善化(今长沙),距震中约170公里,地势巨大,地震声大; 零陵(今永州)距震中约360公里。 1631年的地震只被记录为“地震”。

常德地震发生几年后,湖南就一直受到地震的困扰。 清代湖南地震多为零星小震,最多仍发生在洞庭湖西北各县。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范围扩大,湘西辰溪、吉首、凤凰三县均有地震记录,表明落后地区文明水平有所提高。

民国初年,春节期间经常发生地震

时光飞逝,到了民国时期。

1931年8月12日,湘乡铜梁乡将军街。 下午两点,发生了地震,持续了大约两三分钟。 湖南大公报报道,湘乡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有多强? 城墙轻微倒塌,许多田野和树木倒塌。 池塘里的鱼虾跳了起来,但地震没有对人畜造成伤害。 这次地震震级小于5级,是民国时期湖南唯一的特大地震。

湖南大公报的这篇报道也提到了7月初的地震。 地震发生在新化县西南30英里的阳西。 这是一场小地震。 床摇晃、桌椅震动、人站不稳,是对民国地震的典型描述。 地震并不大。

1972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 从1911年到1972年的61年间,湖南共发生地震31次。 地震次数为83次,分布在26个县:临湘市12次、湘潭市8次、慈利市7次、长沙市6次。 理县5次,石门4次,宁乡、醴陵、株洲、安乡、华容、永顺、汝城各3次,望城、沅陵、岳阳、常德各2次,桃源、汉寿、南县各2次、益阳。 、大勇、双丰、新华、龙汇、嘉禾各一次。

这一时期,地震次数较前朝有所增加。 主要是因为记载更加详细,空白也少了。 地震多发区仍为洞庭湖周边县区。

令人惊奇的是,民国初年的地震大多发生在春节期间:1914年正月初三,南县、安乡、长沙;1914年,正月初三,南县、安乡、长沙; 1915年正月初三,长沙、湘潭、醴陵、株洲; 1917年正月初三,长沙、湘潭、醴陵、株洲二地,岳阳、长沙、湘潭; 1918年正月,宁乡、醴陵、岳阳、湘潭。

春节期间的地震一定是一个很深刻的记忆。 曾国藩的长孙曾国藩为此写了一首诗,描述了1917年和1918年春节期间发生的两次地震: 去年正月初二,地震无人察觉,但听了老渔夫的话,他们就挠了挠山角; 今年正月初三,昨天地震情况戏剧性,我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杯具争斗。

1972年,湖南开始使用仪器记录地震。 1972年至2013年,湖南共发生可测参数地震962次,其中4级及以上地震6次,3.0~3.9级地震44次,2.0~2.9级地震497次,1.0~1.9级地震497次。 共415次。 期间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常德理县发生的4.3级地震。 这一时期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湘中宁乡、娄邵地区、湘北常德地区、南部郴州三个地区。

这场破坏性地震已成为湖南人民长久以来的记忆。

1972-2013年湖南省4级及以上地震统计表

 

标签:地震   湖南   常德   王府   正月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6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