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发展史(中国湖泊汇总)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中国汉字发展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湖泊汇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汉字发展史

2、中国湖泊汇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中国汉字发展史 ♂ 中国汉字发展史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汉字发展史》,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殷商时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西周时期

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汉朝时期

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唐朝时期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1]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

宋朝时期

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时期

出现了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更多公共基础知识,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中国湖泊汇总 ♂ 中国湖泊汇总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湖泊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地理常识的考点杂而多,考查的方式也不是常规类型,所以难度较大,在这里汇总了中国湖泊之最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学员了解中国湖泊的内容有所帮助。

中国湖泊之最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这里海拔高地势高,所以气候十分凉爽。

二、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的湿地之一、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三、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地处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解放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还湖后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据1985年统计,洞庭湖区面积占全省的1/14,人口占全省的1/9,耕地占全省的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的4/5,水产品占全省的1/3,油料、麻类、湘莲、生猪、家禽的产量也都占较大比重。

四、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南名山、名园,探考历史。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

五、 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蓄水成为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六、呼伦湖,内蒙古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像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米时,湖水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 呼伦湖还以“大、活、肥、洁”著称全国。“大”是湖的面积2339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相当于呼伦贝尔盟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活”是湖内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和水大时的达兰鄂罗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于牧区,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粪便多流入湖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洁”是湖区各河流基本没有污染,是少有的一池碧水。

七、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八、色林错湖,是藏北草原仅次于纳木错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有18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是申扎、尼玛、班戈三县的交界处。远远望去,湖面碧蓝,远处山形若隐若现。公路就在离湖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想接近她却已无路可走。

九、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

十、南四湖,南四湖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位于苏鲁交界处,南四湖南北总长约120 km,东西平均宽5.2 km,流域面积31700 km2。上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2.5m,正常蓄水位34.5m,蓄水面积600 km2,设计洪水位36.5m,相应容积23.1亿m3。下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1.0m,正常蓄水位32.5m,蓄水面积585 km2,设计洪水位36.0m,相应容积30.78亿m3。巢湖只有800平方公里,不及呼伦湖和南四湖(可能甚至小于高宝湖),并不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

十一、艾丁湖在维吾尔语中叫“觉洛院”,意思是“月光湖”。位于吐鲁番市南50公里的恰特卡勒乡境内。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 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除死海外离地球中心最近的地方。艾丁湖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湖水矿化度极高,湖区气候极端干旱,湖区景观极度荒凉,地表盐壳发育独特,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原始画面。艾丁湖南岸戈壁茫茫,一望无际,寸草不生。一眼废弃的古坎儿井历历在目,历尽沧桑。路北骆驼刺、红柳等沙漠植物郁郁葱葱。

以上便是为大家总结的中国湖泊之最,希望能对考试有所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 年 1 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土地革命

(一)主要起义

1. 南昌起义

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2 万多人在南昌起义,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是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 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 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并于根据地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共历史上开辟的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年达到了成熟。

三、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占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侵占东北。“ 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2.西安事变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 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三)抗战胜利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 月 9 日,冈村宁次在中国战区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四、解放战争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

1. 辽沈战役

2.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

3. 平津战役

五.练习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陈独秀被捕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1)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故本题选 C。

更多事业单位政治考试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中国汉字发展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湖泊汇总、中国汉字发展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