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本篇内容事业单位(www.)提供历史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介绍

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段时期被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1)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提出了“三大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2)北伐战争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7月1日,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相关练习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

[ ]

A.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B.必须反对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必须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D.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

【解析(http://www./)】D

原文链接: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本篇内容事业单位(www.)提供历史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一、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介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中国在1927—1937年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也被称为土地革命战争。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为方针,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领部队到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二、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相关练习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接导致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是

[ ]

A.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错误路线

B.共产国际支持王明当上了代理总书记

C.临时党中央错误地剥夺了毛泽东的领导权

D.共产国际的抢在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前争取革命胜利的“左”倾错误

【解析】D

原文链接: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

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中国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