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清明)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

2、清明

3、澳门回归20周年中的宪法考点

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 ♂ 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文史常识一直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要配角,在纷繁复杂的文学史中,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部分内容 ,在我们学习过的语文书中对它接触的并不多,它不如唐诗宋词那样朗朗上口,但是却也曾经辉煌,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汉赋,认识一下汉赋的最高成就者——汉赋四大家。

一、何为汉赋

相对于唐诗、宋词、元曲来说,汉赋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常见,这也是由于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相较于我们熟悉的诗词来说,它的语言并不平整押韵,这也就使得它并不朗朗上口,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类别的角度,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它受楚辞影响颇深,保留着加“兮”的传统,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的篇幅要简短很多,内容上也增加更多的真情实感,风格清丽。在我们事业单位考试中更多可能涉及的是大赋,所以我们来看看最能代表汉大赋成就的汉赋四大家吧。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有多篇名作传世,对后世的文学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最能代表汉大赋成就的四个人,因此并称汉赋四大家。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简单从时代的角度区分,东西两汉、先西后东,西汉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班固、张衡,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子虚乌有”意思是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它便是出自司马先生的代表作——《子虚赋》,这样一想,汉赋与我们的生活是否近了一些?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人。扬雄其人相较于司马相如多少有点儿纠结,他早年模仿司马相如的风格,作《长杨赋》、《甘泉赋》等,后来他转变了想法,认为赋乃壮夫不为之事,开始转而研究哲学,他对赋的一些评价也影响了一些后人,比如韩愈等。虽然扬雄后期不再作赋,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他对汉赋的贡献,遂位列四大家之一。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大家对于班固这个名字可能要更熟悉一些,我们应该听过他的史学作品——《汉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除此之外,他甚至在地理学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其实班固少时就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一不通,作学问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这个名字有没有记下来呢?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张衡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天文、历法、算术、文学、绘画、地理、历史、木工、辞赋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听起来这就是个妥妥的天才,大家应该都知道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但其实除此之外,张衡还曾经上书反对当时的求签迷信、政治预言,这是个真正的科学家。当然我们应该记得他还擅作汉赋,《西京赋》、《东京赋》是他最著名的两篇代表作,合称为《二京赋》。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又是以科学家身份名垂青史的张衡,是不是值得我们记住名字呢?

通过对汉赋以及汉赋四大家的一些介绍,对于这样一个不是很熟悉的文学范畴有没加深一些印象呢?在我国的漫漫文学史中,有很多类似于汉赋这样被忽略的明珠,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再接着聊下去。

相关推荐

我国的传统医学

有趣的人性假设理论

清明 ♂ 清明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清明》,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时间飞快,眨眼间我们便进入了四月的怀抱!四月,有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讲十分重要的节气或节日——清明。《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4月4日15时38分将迎来“清明”节气。对于清明,你了解多少呢?

“清明”一词来源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清明”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就是“清明风”。“清明风”是八风(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暴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之一,意为清爽明净之风。

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至于清明被订为节气,则是迟至战国时代的事。

这个节气分为三候:

第一候:桐始华。指此时开白桐的小花满山盛放。

第二候:田鼠化鴽。指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避暑,取而代之的是喜爱阳气的鴽鸟,则开始出来活动。以田鼠为至阴之物,以鴽鸟为至阳之物;比喻阴气绝而阳气渐盛。

第三候:虹始现。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常见。雨后阳光比 喻君子守得云开现月明,并有成果。

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三、清明节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逐渐演变为节日。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的习俗,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改为放假三天,沿用至今,而今年的清明节放假日期是4月4日-6日。

清明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是中国四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上巳节、寒食节)之一,也是中国祭祖四大节日(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寒食节)之一,更是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是唯一以节气来命名的节日。

相关推荐

浅析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浅谈赤壁之战相关知识点

澳门回归20周年中的宪法考点 ♂ 澳门回归20周年中的宪法考点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澳门回归20周年中的宪法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澳门出席相关活动,对澳门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对“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表示赞赏,对澳门的美好明天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在这样一个值得庆祝的伟大事件中,蕴含了许多宪法知识。

一、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占领。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我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实现了收回澳门的愿望。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为了澳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考虑到澳门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继续保持澳门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在澳门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这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体现。

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1、基本法的制定权与修改权均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该法的修改权也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高度自治权的内容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除继续保持澳门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作的限制外,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案件均有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不得干涉。

3、特别行政区不享有外交权和防务权。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澳门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但是,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适当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如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参加奥运会。因此,外交权不等于对外交往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享有外交权,但享有对外交往权。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履行防务。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因此,防务权不等于治安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享有防务权,但享有治安权。

相关推荐

民事诉讼法怎么考?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常考点

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明、淹没在文学史中的汉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