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2、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

3、科技知识:中国行星探测的相关知识点

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 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大飞机一般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 2016年前后中国大飞机是著名的所谓三剑客即大型运输机运-20、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大型客机C919。

C919中型客机,全称COMAC(中国商飞意思)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这个名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C是英文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于2017年5月5日首飞,C919正在阎良试飞,计划2021年左右取得适航,进而交付客户。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略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机研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该机充分体现了时代技术,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大型运输机平台"。

AG600水陆两栖飞机全称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简称:AG600)是为满足中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这款飞机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除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C919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性,选择了相对修长的机身,有利于降低油耗;鲲龙600需要货仓来搭载人员和物资,因而机身设计上会略微粗壮一些,但是比运-20小一圈,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载货量。作为三个国产“大飞机”之一的AG600,2017年4月29日,进行首次滑行,12月24日“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

更多科技知识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 ♂ 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

至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篇章,中国从最开始的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唱着东方红冉冉升起,再到今天嫦娥、玉兔双双软着陆,中国的航天事业一路腾飞。在许多考试中对于航天史都是颇有关注,所以今天为大家整理一下我国航天史的发展之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知识介绍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准备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升空后,将首次向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进行“空中加油”,延长天宫二号的在轨时间。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

补充考点: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景海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三巡苍穹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个三上苍穹的航天员,分别于神州七号、九号、十一号进入太空。

二、习题展示

例: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哪一位:

A.杨利伟 B.聂海胜

C.景海鹏 D.费俊龙

【答案】C。 解析:杨利伟仅为神州五号进入太空,为中国航天第一人。聂海胜随神六、神十进入太空,为两次;费俊龙随神六进入太空,仅一次。景海鹏随神七、神九、神十一进入太空。故本题答案选 C。

例:中国首次发射人造卫星是在哪一年:

A.1968 B.1970

C.1975 D.2003

【答案】B。 解析: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故本题答案选B。

三、考察形式

本知识点为识记型考点,需要记忆一些特别的历史事件。主要考法时间点对应事件。

相关推荐:

飞天系列之神舟号

新能源常识

科技知识:中国行星探测的相关知识点 ♂ 科技知识:中国行星探测的相关知识点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科技知识《中国行星探测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时政再现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2020年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

二、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相关知识点

命名: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标识: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气韵流动。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拓展延伸】火星探测相关知识点

1.迄今为止,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有8个:海盗一号、海盗二号、探路者、机遇号、勇气号、凤凰号、好奇号、洞察号,均为美国研制。

2.截至目前,仍在工作的火星探测轨道器有6个、着陆巡视器2个。其中,轨道器包括美国的“火星奥德赛”“火星勘测轨道器”“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欧洲的“火星快车”“微量气体轨道器”和印度的“曼加里安”。还在工作的着陆巡视器,包括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和‘洞察号’火星着陆器。

3.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三,题目练习

1.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火箭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

A.天问一号

B.觅音计划

C.嫦娥四号

D.揽星九天

【答案】A。解析: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故本题答案为A。觅音计划指的是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计划。嫦娥四号属于探月工程。揽星九天是行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推荐:

科技知识:天问探火星 这些常识很重要

科技知识:“天问一号”告诉我们的那些事儿

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科技知识:中国的飞天史、科技知识:中国大飞机“三剑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