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春秋五霸相关知识)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春秋五霸相关知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

2、春秋五霸相关知识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

4、春秋时期相关知识点汇总

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 ♂ 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发生过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尤其是在古代史中考察人物特别多,考察与人物相关的成语。现把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齐桓公两个霸主相关的成语进行简单地梳理,以便学会们更好的掌握。

一、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秦晋之好、退避三舍。

秦晋之好。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为了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又会相互联合,其中彼此通婚便是一种方式。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便是晋献公的女儿。晋文公重耳流亡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从此,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做“秦晋之好”。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在流亡中受到了楚国隆重的接待,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有一天,楚王在饮酒过程中问重耳:“如果有一天,你当上晋国的国君,该怎样报恩呢?”重耳:“大王什么都缺,美女、珍宝等。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愿与贵国友好,和平相处。如果某一天晋楚发生战争,我会命令我的士兵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30里)。”公元633年,晋楚交战,晋文公履行了诺言。

二、齐桓公有关的成语:尊王攘夷、老马识途。

尊王攘夷。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为此成就了霸主伟业。不久之后,活跃在周朝北方山戎部落出来攻打燕国,燕国实力弱小,损失很大。这时燕国发出齐国的支援请求,齐桓公就领兵支援燕国。

老马识途。齐军军事力量强大,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山戎部队不断抵抗,还是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这一路都是山丘,地形复杂。齐桓王等人不熟悉地形,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派了几队士兵出去寻找出路都无果,同时军粮存货不足,饥饿难耐,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只能等死了。此时,管仲苦思冥想,诺有所思地对齐桓公说:“这儿的老马经常出入这个地方,一定等带我们出去。”不出所料,齐军在老马的带领下走出了迷境,很快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相关推荐

春秋五霸相关知识

趣谈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相关知识 ♂ 春秋五霸相关知识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春秋五霸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二、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三、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四、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五、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例题: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又称西周时期

B.战国得名《战国策》,该书是一本编年体史书

C.“春秋五霸”中,齐国的霸主是齐桓公重耳

D.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士”这一新的社会阶层

【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A项错误。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该书是国别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B项错误。春秋五霸中齐国霸主是齐桓公姜小白,重耳是晋文公,C项错误。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在这个时期,“士”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管仲改革

1、赞誉

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2、朝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

3、改革的内容

(1)经济上:“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马克思级差地租与之相同

(2)政治上:选贤任能

(3)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4、典故

(1)尊王攘夷

(2)管鲍之交: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

二、李悝变法

1、朝代

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

2、改革的内容

(1)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取消旧贵族原本享受的世袭俸禄,用来招募贤才,发展生产。

(2)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国家的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

(4)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三、吴起变法

1、朝代:战国初年楚国

2、变法的内容

(1)“明法审令”,实行法治。

(2)减爵禄,进而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

(3)废除贵族特权的同时,又削弱大臣威权,整顿吏治

(4)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3、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然而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运动宣告失败。按律法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四、商鞅变法

1、朝代:战国时期秦国人

2、变法的内容

(1)经济上

第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第二,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第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政治上

第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第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第三,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3)文化上

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4)社会建设上

第一,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第二,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5)军事上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3、变法的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相关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良渚古城文化遗址简介

常识中文史模块有关诗句的总结

春秋时期相关知识点汇总 ♂ 春秋时期相关知识点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题库,包含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见公共基础知识点、复习备考知识点、讲义笔记等公共基础考试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助力2023年事业编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春秋五霸相关知识、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