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

2、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

3、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

4、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

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

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提供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17日18时许,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与此同时,一条沉寂了12年的问答突然网络。2009年8月8日,有网友提问,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答案区其中一条回应称: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间站,上别人的不好玩。如今,中国终于登上了自己的空间站。

一、 知识介绍

(一)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系列目前已经发射到了神舟十二号,尤其是自2003年首次实施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以来,而每一次的发射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航天员们飞天逐梦的勇敢与执着,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成功发射,此次飞船也一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但不同的是,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而飞船状态与载人时也一模一样。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它搭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空,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杨利伟成为了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人。这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的第二次载人飞行,搭载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搭载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顺利升空,而翟志刚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发射成功,这也是一艘无人飞船,它的主要任务是与之前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这艘飞船实现了首次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搭载了景海鹏、刘旺和刘洋,而刘洋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搭载了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而王亚平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并通过电视直播与地面上的师生互动交流。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成功发射,搭载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而景海鹏也成为了我国三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以上是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

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提供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2021年6月17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隔五年,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再次搭载航天员进入太空,它已经完成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将神舟载人飞船的综合能力提升到新的阶段。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重大任务: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新时代科技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科技工作新的气象,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知识介绍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①全民共享,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

②全面共享,是共享国家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③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

④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⑤共享发展,就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例题展示

2021年6月17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最终,神舟十二号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具备了冷静解决任何突发问题,自信完成各项发射任务的能力。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C.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D.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理解性知识考法。A项对应正确,题干关键词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强调的是科技自立自强,中国要想发展和彰显我国综合实力,关键还是要靠创新。选项B、C和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三、考察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察主要是以最新时政案例作为题干,理解性考察为主。其中关于五位一体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位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要素,先排除错误选项,再根据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最优答案。

以上是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常识。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在备考综合知识中,科技常识部分的威力让大多数备考的学员,尤其是文科生的备考考生大为受挫,在日常备考科技部分的知识中,我们要尽可能与当前中国的一些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因为出题人也会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与知识视野,所以今天咱们汇总下神舟系列的考点。

神舟一号到四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在初期,再加上暂时还不具备载人的能力,所以在考题中出现的很少,咱们不做详细解释。

神舟五号飞船作为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飞上太空。9月27日,翟志刚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翟志刚因此也成为了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升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顺利进入太空。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

神舟十二号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发射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三号任务将实现五个方面的任务目标。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一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二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三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以上是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系列之无人实验阶段。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在现在科技史中,我国的载人飞船神舟系列考点较多,考生往往混淆,现将其中的知识点梳理如下。

神舟十三飞天,由古至今,中国人的航天梦,可溯源至元末明初的陶成道,又名万户,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再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里面的飞天伎乐,展现的天男天女,其中千姿百态的飞天,身披天衣,摇曳生姿,飞腾之状犹如腾蛟齐凤,彩云飘扬。这是古人之于飞天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现代中国人的飞天梦始于神舟一号,从无人到载人。

(一)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也是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1999年11月21日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累计在太空中飞行21个小时。神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对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航天史上的里程碑。自此,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神舟二号

神舟二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二艘飞船,也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为了后续载人,飞行期间,进行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1年1月16日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累计飞行6天零18小时。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无人,开始向载人航天的过渡。

(三)神舟三号

神舟三号,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2年4月1日下午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神舟三号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3年1月5日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累计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其在运行中,初步探明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中国下一步载人飞船的提供了航行安全指南。

【试题演练】(单选)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是( )。

A.万户 B.嫦娥 C.狄俄尼索斯 D.赫尔墨斯

【答案】A。解析:万户即陶成道,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故本题答案为A。

以上是科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题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飞船,将实现五个首次、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科技常识: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