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

2、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

3、中国陶瓷发展史——陶器

4、中外历史怎么考

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 ♂ 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传统发端于八一南昌起义和随后一系列关于军队的会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率先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八七会议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和八一起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开启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两党一起进行了国民大革命。但是到了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而停止。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随后汪精卫于7月15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敌对势力过于强大,南昌起义在军事行动上并没有取得,但是却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中国现代历史自此改写。这也是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二、八七会议的召开——批判右倾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为了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八一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纠正党内出现的一些方向性错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会议首先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一定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党内成为了共识。

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关于军事工作,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论断是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 ♂ 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所谓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关于陶器的发展史,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本篇将就瓷器的发展为大家梳理。

陶器和瓷器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陶器无釉,而瓷器有釉。商朝已出现带釉的硬陶,而正真意义上的瓷器则到了东汉中后期的青瓷。三国、两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而我国北方,曾经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战乱的破坏,环境动荡不安,生产力水平受到极大制约,故而其生产瓷器的年代相对略晚一些,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的陶瓷成果则是非常独特的,那就是白瓷。它的出现对后世有着深远意义。当然,这一时期,青瓷的制作也有了新的:缥色(青白色调),而其时,青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与北方的白瓷交相辉映,为唐代的南青北白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逐渐发展兴盛,制瓷业亦然。隋虽然经历二世而亡,但在瓷器烧制上却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到了唐代,于瓷器制作而言,是一个蜕变的时期,各方面都成熟起来,尤其是对于烧制温度的。初期的瓷器,由于烧制温度不高,故质地脆弱,而至唐朝,温度可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瓷器的质地得到极大改善,真正跨入瓷器时代。此时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对于陶瓷的发展主要在于后周世宗的柴窑,主要颜色为天青色,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此时的越窑,也因为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而被称为“秘色窑”,二者皆属于青瓷。

至宋代,我国陶瓷发展到鼎盛,“宋瓷”闻名于世,出现了有名的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位于河北省,古名定州,故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汝窑在河南省,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钧窑在河南省,古称钧台,明代称钧州,故名钧窑,烧制瓷器以花盆最为出色。官窑为宋代官府经营的瓷窑,具体窑址尚不明确,哥窑有出土传世的哥窑瓷,窑址不明确,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至元代,制瓷业相对衰落。但也有一些创新:青花和釉里红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

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又有了新发展。明朝时期,我国进入彩瓷时代。明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白瓷是五彩瓷,青花瓷等最好的底背基础瓷)。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经验的积累加上康乾盛世的繁荣稳定,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瓷器出现了很多光耀灿烂的成就,比如雍正时期的粉彩,乾隆时期珐琅彩(最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

综合两篇,中国陶瓷跟浩瀚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终成就世界盛名。

相关推荐

请用八个字概括你看过“四大名著”

诸子百家——道家

中国陶瓷发展史——陶器 ♂ 中国陶瓷发展史——陶器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陶瓷发展史——陶器》,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所谓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月2万到1.9万年就制成了陶器(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我国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后随着认识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人民又烧制出了瓷器。“陶”和“磁”的区别是多方面的,比如烧制温度瓷器要更高,透气性陶器要优于瓷器,陶器质地相对疏松,瓷器相对致密,其中主要区别在于:陶器的原材料一般为粘土。瓷器原材料则相对多样化:高岭土、粘土、滑石、石英、长石,等。本文先就陶器的发展史给大家进行梳理。

陶器是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定型、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而形成。比较常见的种类先后分别为红陶、彩陶、黑陶、白陶、印制陶等。其中在中国出现最早的当属红陶,它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一种。因粘土里含铁,焙烧时氧化成三氧化二铁,陶器就呈现土红、砖红或红褐色,故此得名。

公元前8000多年前,在红陶基础上又演变出彩陶,即彩色陶器。劳动人民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烧制,最后会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1912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彩陶,故仰韶文化又名彩陶文化。

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制作原理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烟熏黑而形成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黑陶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其文化遗存,考古学界称为“龙山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有“黑如漆、薄如纸”以及“蛋壳陶”之称。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白陶的制作,标志着人们开始使用含铁量极少的“高岭土”。而原料调配以及烧成温度的不断改进,都为后世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而进入鼎盛时期,至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而逐渐消失。

印纹陶是指在指定部位按印上去后进行烧制。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后者出现年代约在商代以后。

中外历史怎么考 ♂ 中外历史怎么考

【导读】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中外历史怎么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公共基础中,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中国历史考试比重较大,世界历史的考点较为集中。考法也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对历史能够梳理出基本的脉络,并多积累相关的历史背景。下面,我们就以几道题为例来分析一下历史部分的考法。

【题1】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 昆阳之战 ② 雅克萨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牧野大战 ⑤靖康之变

A. ③⑤④②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②③⑤④① D. ④①③⑤②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方式是历史事件的排列顺序,需要考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基本的掌握。①昆阳之战是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后,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该战争标志着新朝的衰落;②雅克萨之战发生在17世纪,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清政府于1685年和1688年进行反击,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并于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③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其中,东晋是由司马睿在西晋被匈奴灭掉后在江南地区重建的晋室,前秦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政权,在肥水之战中,有前秦皇帝苻坚“草木皆兵”的故事;④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末武王伐纣;⑤靖康之变发生在12世纪,由女真族建立的金于1127年灭北宋,俘走了徽宗、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题2】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刘邦在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

B.“成也萧何败萧何”描述的人物是项羽

C.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其带兵“多多益善”

D.韩信是西汉建国功臣,但由于功高盖主被斩

【答案】D。解析:A选项中,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的是项羽,A错误;B选项中,“成也萧何败萧何”描述的人物是西汉建国功臣韩信,B选项错误;C选项中,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错误,正确答案为“韩信带兵,多多益善”;D选项正确,韩信是西汉的建国功臣,但由于韩信功高盖主,刘邦担心王位不稳固,故斩韩信,韩信死后,刘邦感叹“且喜且怜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题3】17世纪后,西方各国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历史事件与国家匹配符合史实的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权利法案》——英国

B.独立战争、《宅地法》——法国

C.克莱星顿枪声、《人权宣言》——美国

D.攻陷巴士底狱、《共产党宣言》——德国

【答案】A。解析: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为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故A选项正确。1775年,美国民兵在克莱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布,正式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19世纪,美国关于黑奴问题引发了南北战争,林肯在领导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9年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了人生而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故B和C选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中国近现代重大会议串讲之八七会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