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226)

  

1.(单选题)关于地质年代与地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岩层之间有切割现象时,被切割的岩层比切割的岩层古老

B.发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岩层比发现大量鱼类化石的岩层古老

C.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可用来测定岩层的形成年代

D.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于同一地质时期的岩层岩性都是相同的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luzai.cn)解析】岩层切割率: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一原理还可被用来确定交切关系或包裹关系的任何两地质体或地址界面的新老关系,即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故A正确。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约距今五亿三千万年前(寒武纪),于中国澄江动物群中发现的昆明鱼和海口鱼,是世上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和鱼类。三叶虫出现的时间早于鱼类,因此发现其化石的岩层自然比发现大量鱼类化石的岩层古老。故B正确。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定律,可以测定矿物或岩石在某次地质事件中,从岩浆熔体、流体中结晶或重结晶后,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C正确。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于同一地质时期的岩层岩性未必相同,它还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故D项表述错误。

2.(单选题)下列四个节气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处暑:炎热夏季即将到来

B.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C.冬至: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开始

D.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luzai.cn)解析】A项,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所以,A项错误。

B项,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所以,B项正确。

C项,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所以,C项正确。

D项,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所以,D项正确。

【拓展】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单选题)下列革命根据地和主要创立者对应错误的是:

A.海陆丰根据地——彭湃

B.湘鄂西根据地——方志敏

C.左右江根据地——邓小平、张云逸

D.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习仲勋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luzai.cn)解析】A项:海陆丰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广东省海丰、陆丰地区 亦称海陆丰苏区。1927年东江地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领导9月7日农民起义后,又于10月30日领导由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2师和农民自卫军及农民群众,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县全境。1927年11月13~16日,陆丰县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陆丰县苏维埃政府。11月18~21日,彭湃主持召开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海丰县苏维埃政府。A项对应正确。

B项:湘鄂西根据地——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以,湘鄂西根据地是贺龙、周逸群。而方志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缔造者。B项对应错误。

C项:1929年12月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了红军第7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了红8军,开辟了左江革命根据地。C项对应正确。

D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二十世纪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吴岱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34年1月在华池县南梁创立的山区革命根据地。它以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现南梁镇)为中心,在此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D项对应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下列自然灾害与其可能的成因搭配不正确的是:

A.地震—地壳运动

B.海啸—海底滑坡

C.台风—反气旋

D.山洪—暴雨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luzai.cn)解析】A项搭配正确。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运动能引起地震。

B项搭配正确。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底滑坡能够引起海啸。

C项搭配错误。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的气旋。而非反气旋。在反气旋控制下,大多天气晴朗。

D项搭配正确。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连续特大暴雨极易引起山洪发生。

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30多个国家与地区,最远曾到达:

A.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海口

B.非洲西海岸与红海海口

C.印度洋西海岸与波罗的海

D.阿拉伯海东海岸与红海海口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luzai.cn)解析】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访问各国,首次航行始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暹罗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本题答案为A。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4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