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留学:中国人心中的升学情结,如何摆脱应试魔咒?

  

2024年6月7日,清晨的北京,雾蒙蒙的,阴雨绵绵。这并不奇怪,从1993年7月7日我高考第一天开始,好像每次都是这样。天气凉爽。

三十多年前那一天,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去考场。那时候,骑车带人是要罚款的,但高考的时候,警察一般不管。多年后,我听说,安徽省有一所毛坦厂中学,高考考生坐专车直达考场,万人送行,还有警车开道,比北京高考隆重多了。

升学,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情结。虽然我已经出国留学,人到中年,当了父亲,但前两天看到孩子所在组没有考上初中,还是忍不住拍桌子——不想因为电脑分配和运气而输了!现在想想,好像我的留学白费了。我在国外接受到优质教育了吗?我摆脱了考试魔咒了吗?我经历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了吗?那一刻,我还在纠结升学的结果,不再担心自己,开始担心孩子?!

这证明我还是一个中国人,而且是深受中国教育影响的一代人之一。

中国人最务实,别说接受现实、淡定,2024年高考考生1342万,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双一流大学加起来才147所,录取概率比哈佛、耶鲁高不了多少,很多时候甚至比这些世界知名大学还难,你能不着急吗?你能不把头撞在桌子上吗?

这就如同在公交车上抢座位,在邮轮上抢餐食一样,中国人比任何民族都更懂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人多势众,机会难得,转瞬即逝,不积极主动就好吗?

中国人追求教育平等,但从来没指望过。别忘了,凭能力考上又有什么关系?还有分班考试,还有精英选拔。孔子说“学无阶级之分”,但从来没实现过。

“少年班”不只在科大办,在全国各地都有,名字不同,目的也不同,都是选拔尖子生,但这些尖子生的光明前途,要么是去国外名校,要么是去国内科研部门工作,对谁有用呢?

从小学到初中、中考、高考,再到考研、公务员、职称考试,中国人都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了殊死搏斗,很难形成一个团体,身边都是对手、敌人。

记得1993年7月7日高考第一科我没及格,语文很不稳定,隐约感觉作文跑题了。后来高考成绩公布,分数确实很低,满分150分,我只考了105分。

父母帮助我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掩饰自己的紧张,给予我最大的爱与安慰,我与父母的沟通一直都很好,虽然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我温和宽容的性格里却蕴藏着勤奋与坚韧,在半生经历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强大的韧性。

我不是一个好斗的人,比较喜欢和谐,但最终我战胜了自己,坚持度过了高考那段失落、疲惫的时期。再加上1993年北京高考语文分数线普遍较低,我的总分幸运地脱颖而出,进入了北京文科前30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在我们的应试文化环境下,高考分数被人为抬高到当时科举考试的水平,其“效益”并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我这样一个努力学习的普通人,在高考结束三十多年后,依然被夸张地介绍为“当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没有给我任何改正的时间,被众人的赞美、羡慕、崇拜淹没。

人们爱说“高考家世”,很多人以为这是“真本事”!然而,留学获得的学位似乎并没有高考成绩那么高的附加值。留学是假本事吗?

至于“美国高考”和“英国高考”,更是被国人鄙视。难怪,中国高考的判定结果很高!秒杀西方高考!

2024年北京高考第一天的雨还在下,据说已经达到了中雨,高考就像这场雨,在记忆里延续。

高考之后会怎样呢?其实高考前后我的生活也一样挣扎,学生时代积累的很多问题,在高考之后都需要一一解决,比如视野狭窄,主观臆断,偏听偏信。

应试教育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生活和高考紧密相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老师会说“那是为你好”,很难反驳。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很多操作的合理性和自洽性。由此养成的很多习惯,会带到留学、工作、家庭,慢慢地像一条暗河,传给我们孩子这一代,传给他们的高考……

 

标签:高考   升学   升学考试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