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探索中国文明的上限与下限

  

从整个中国思想史看,正是因为有无数杜甫这样的人,不断地追忆、探索、质疑甚至重构早已消逝的三代理想,才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有了上下限,历史总会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反弹、回归本源。

——雷波

介绍

以前读杜甫,比较关注他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最近偶然读到《与人登慈恩寺塔》,无意中为我理解杜甫诗歌打开了新的视角。

照片 | 西安大雁塔

慈恩寺塔即现在的西安大雁塔。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当时著名的五位诗人——杜甫、岑参、高适、薛居、储光羲一同登塔赋诗。

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前,唐朝盛世,帝国看似繁荣,但暗藏的危机也渐渐浮现,五首诗中,有四首尚存,简单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诗圣”与“诗人”的水平明显高出一筹。

用我们中学课本上常见的“情景交融、理事交融、危机意识”这些词句,确实很难概括杜甫诗中流露出的对整个中国历史、中国文明和命运的关怀。而这恰恰是杜甫诗中最精彩、最不可错过的维度。

下面我们逐行来领略这首诗的深刻魅力。

01.“高标准横跨天际,强风不止”

诗的第一句是“塔高如天,猛风不止。”诗人仰望那高如天的塔,感受着猛烈的寒风不停地吹拂。

“高台”二字,让人想起《蜀道难》中的一句“上有高台,六龙绕日”。用“高台”代替“高塔”,是一个比喻:盛唐已到了一个顶峰,从顶峰到深渊,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大风不息”这一意象,隐含着杜甫内心的隐忧,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盛世中隐藏的暗流与动荡。

这首诗乍一听,有点像苏轼的“高处不胜寒”,其实意境却完全不同。

图 | 嫦娥奔月

苏轼以嫦娥奔月的比喻,形容人的精神达到高尚境界时的孤独与寂寞;杜甫则表达了秋风是人生和家国命运中的那阵寒风,也是中国大历史上那阵永不停息的凄冷悲风。

杜甫把眼前的事物、景象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到诗的第一句。这也是这首诗的特点:表面的意象之下有潜意识,潜意识里又隐藏着更深的寓意。所以看似平凡的景物的描写,却蕴含着万千种气息。

02、“人若无远大志向,登此山就会有百般忧虑。”

紧接着的第二句是“我没有博大胸怀,所以登上这座高塔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愉快,反而心里感到无限悲哀。”

还有诗人写登塔,有的写美景,有的写个人命运,事业上能否更上一层楼,有的写自己是否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不应再寻机隐退,这些都是诗人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时容易产生的联想。

图片 | 杜甫

但杜甫则完全不同,他说“我不是虚荣的学者”,这是一句讽刺的话,自嘲的语气中还隐含着对社会、文化的批判。

我不像那些所谓的心胸宽广的人,看透一切,什么都不在乎,无忧无虑,对即将到来的动乱时代、对世界人民、甚至对中华文明,没有痛苦和担忧。但我不是那样的。我本来就很担心,爬上这座塔,让我更加担心。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骨子里的危机感,后来北宋范仲淹“先忧天下,后忧己”的意境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03.“那我知道大象教的力量,足以搜寻冥界了”

照片 |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伟的佛教寺院,玄奘法师曾在此主持翻译佛经。

佛教又称“象教”,杜甫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对慈恩寺宝塔高大雄伟的赞叹,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崇佛思潮的批判。

自魏晋隋唐以来,中国统治阶级掠夺了大量民众的钱财,兴建佛教寺庙,虔诚的宗教信仰被异化为破坏社会经济和国家秩序的力量。

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上,我们再来看“方知象教力”中的“象”字,就会发现它包含着非常深的寓意,开元天宝年间火光四起、百花齐放的盛世,也是历史沧桑中随时可能破灭的幻象。

04.“透过龙蛇洞往上看,惊讶于树枝支撑着漆黑的洞穴”

这首诗表面上写杜甫登城楼的情景,但其深层含义却隐含着他久居长安的心情。

登塔路线曲折,犹如龙蛇入穴,长安生活亦如“过龙蛇入穴”。

对于杜甫这样一个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人来说,长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方,他要与这些无所不能的“龙蛇”打交道,事业上没有出路,抱负也难以实现,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只会写几首诗的穷书生。

“惊见枝条托起幽处”既表达了对塔建筑雄伟精美的赞叹,也暗指支撑盛世王朝的不易,甚至有建筑即将倒塌的暗示。

05.“七星在北方,银河之声向西流”

图 | 北斗七星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登上楼顶后所见的天象:秋季黄昏,在楼北窗可见北斗七星,银河横亘天际,似乎听到银河西流的水声。

在诗人笔下,北斗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天文概念,它象征着杜甫心中“北方”的形象。安史之乱后,杜甫隐居夔州。《秋诗八首》中有“常随北斗星望京城”一句,就是他通过北斗星的方向思念北方,思念长安。

但在这首诗中,“北方七星”的深层含义却不同。安史之乱前,唐朝的边防战略是:北方有安禄山,西方有哥舒翰。北方的安禄山是三镇太守,手握军权、财权、人事权,已经权倾朝野,但皇帝却昏庸无道,让人忧心忡忡。

“江水声西流”,寓意着唐帝国向西扩张的野心,而“声”字,让人想起《出师表》中的“父女送行,哭声上天”的诗句。

唐朝西征的结果是“女儿嫁邻,儿子葬于草丛”,“河边尸骨虽可怜,却仍是春闺梦中情人”,中原的良人沦为帝国野心的陪葬品,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这首诗中,杜甫将眼前的天象与唐朝“边塞血已成海水,武帝未放弃开疆拓土”的境况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心中忧虑重重,却不表露出来,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十分深刻。

06.“羲和鞭策太阳,少昊走秋路”

接下来,杜甫顺着银河的方向向西望去。黄昏的景象,隐喻着即将没落的大唐帝国。而天空深处,则是杜甫一直想着的,却似乎再也回不去,永远无法到达的三代理想。

“羲和”是指辅佐尧成王之道的大臣羲、和,在后来的民间传说中,他们成为太阳神。

“鞭”字除了有“鞭日当空”、“乌鸦飞兔跑”的紧迫感外,还有“遥不可及”的意思。这里比喻:古三朝的圣王、贤臣都远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少昊”也是上古时期的圣王,后被尊奉为秋神。“少昊行于清秋”也是个很含蓄的双关,是时间和季节的背景。同时杜甫从“日落”和“清秋”中引出了对上古圣王的怀念和敬仰。

07、秦山突然崩裂,泾渭河流不存在了。

这句话的意境极其美妙,是诗人眼前景色与心中志向融为一体的极致表现。

杜甫的目光从西方转向南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方才还能看见轮廓的秦岭,突然被浓重的黑暗所覆盖,碎裂成一片片的残影,泾河、渭河也隐没在黑夜之中,难以分辨。

“秦山断了”有两个比喻。

图|终南山

一是秦岭终南山,历来为隐士修行长寿之地。“秦山破”的意思是天下乱了,我无处可逃,连退路都没有。更何况,天下没有和平、安宁、稳定,退隐江湖,不仅得不到内心的解脱,心灵的负担也会更重。

“秦山碎”的第二个含义,套用《史记·孔子世家》的一句话:“泰山崩,栋梁折,子孙凋零。”孔子的去世,是中国人精神史上极其沉痛的时刻。杜甫在这里想传达的,正是这种圣贤逝去的悲凉之情。

“精卫不值一求”一句,也有双重隐喻:精卫本来就是清浊分明的水,但杜甫在长安城里却感受不到这种清澈与浑浊,反而是一个好人坏人混杂、互相勾结的地方。

《精卫》的故事也蕴含着政治理想:渭水之畔,姜太公与周文王相遇,成为一段和平美好的佳话。但这样的心灵邂逅,再也见不到了——后世的君王与臣子,不以道为本团结,而是互相指责,以利为利。上下争利,国家危矣!

08、俯视之下,尽是一片,怎能分得清皇城?

此句延续了上句的视觉和精神感受:从城楼上往下看,天地污浊,昏暗,看不清长安的方向。

在这里,“黄州”也隐喻了真正的王道。杜甫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唐朝的忧虑,也是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追问:王道的理想究竟在哪里,何时才能实现?这也是杜甫真正的忧虑与痛点。

我觉得这首诗既包含着对时代的批判,也包含着对文明的反思,隐含着杜甫对唐前中国历史的总体看法。

三代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历史真是“盗钩者诛,盗国者封侯”,“乱中你唱我登场”,即便是盛世繁花锦簇,也无法掩盖与三代理想渐行渐远的勾心斗角与乱世。

09.回首呼唤余顺,苍梧云海悲凉。

这首诗中的“虞舜”意象也含有一语双关。唐人曾把高祖李渊比作唐尧,把唐太宗比作虞舜。相传,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苍梧”即湖南永州九嶷山,舜帝陵就位于此地。

从慈恩寺塔向西南望去,可见唐太宗的昭陵。唐代有“臣民受了委屈而无处诉说时,可以到昭陵哭”的习俗。

图 | 唐太宗

由于太宗是唐人心目中公认的最有德行的君主,而昭陵又体现了人们对清正廉明的政治制度的向往,因此杜甫此时十分关注玄宗时期的政治,不禁对“贞观之治”产生怀念和向往。

“虞舜”在唐人语境中,可以理解为唐太宗,在杜甫心中,也蕴含着“三朝之治”的寓意,他心里确实向往、期待、呼唤,但“苍梧云雾凄凄”,这也是笼罩在时代、历史、杜甫心中的忧伤云雾。

10、“可惜瑶池饮酒,昆仑落日”

“瑶池饮酒”与“昆仑山”均为《穆公传》中的传说:周穆王驾西行,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瑶池饮宴。唐人常用此意象来形容唐玄宗与杨贵妃。

图|西王母下瑶池

《秋诗八首》有“西望瑶池,王母降”之句,当时唐玄宗常与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游玩,“春夜短日高,从今以后皇上不早朝。”

《昆仑山宴》表达了同样的讽刺:太阳已经西沉,大唐帝国也面临重重危机,他们却还整天宴饮狂欢,自欺欺人!

《瑶池宴》的故事,不仅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讽刺,而“顾”字还传达了另一层含义。在史书中,穆王西行虽然是一次伟大的冒险,但并没有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象征着西周的没落——圣王主宰时代的结束,礼崩乐坏、竞争激烈的混乱时代的开始。

昆仑落日的景象更加渲染了历史带给杜甫的苍凉之感。

11.“黄天鹅不停地飞走,它们的哭声哀嚎,它们能去哪里?看那些追着太阳飞翔的大雁,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谋生计划。”

黄鹤是一种非常高贵的鸟,古人常用它来比喻高尚有德之人。但它一直哀嚎,找不到家,就像盛唐时期找不到出路的才子一样。

现实中更多的是庸俗之人,“随波逐流”,没有任何理想,只为眼前的“稻麦”——名利权而忙碌谋划。

全诗既是对时局、时事的讽刺与批判,也包含着杜甫回首中国伟大历史的感慨。天下大乱,人人都是庸才,没有人真正关心天下人、天下大义,更没有人愿意为之牺牲自己。文人心中美好的“大同”、“三朝”难道就这么没落了吗?

此时的杜甫还有这样的期盼和理想。安史之乱后,秩序崩溃,人民受苦。杜甫不敢对“三朝”抱有奢望。他在作文中回忆的是“常在齐王家看到,在崔九堂听到几次”,“记得开元盛世,小邑皆有万户,稻肥粟白,公私仓廪满。”对比这两个时期诗人的心境,更令人唏嘘。

结尾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你一直想,它终究会实现。”三代人的理想或许真的走得很远,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但杜甫通过这样的诗歌,这样的惆怅与愤慨,表达了另一层含义:我们决不能忘记它,决不能停止回望它,不然它就真的再也回不来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将彻底陷入黑暗肮脏的泥潭。

纵观整篇文章,我们会发现杜甫通过描写景物、咏物抒发了他对当时境况的忧虑和对文明道德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的神奇魅力就在于,它的每一句不仅描述着眼前的景象,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时代危机,还蕴含着跨越千年的反思。

图片|BBC纪录片《杜甫》截图

这就是大诗人杜甫,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雄心与忧患,化作了“江山虽破,山河依旧,春城草木繁茂”、“富人有酒有肉,街上都是冻死人”的诗句,对于唐以后的文人而言,这些诗句犹如一块又一块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精神与情感之中。

放眼整个中国思想史,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有无数像杜甫一样的人,不断地回忆、探索、质疑甚至重构早已消逝的三代理想,才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有了上下限,历史总会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反弹、回归本源。

“爱人爱物”的情怀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为推动中国不断变革和改革的动力,直至今天,成为现代中国人心中最强大、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这也是杜甫《与君子登慈恩寺塔》这首诗最让我感触良多的部分。

 

标签:杜甫   三代   唐朝   慈恩寺   诗人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