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俊创作方的言,人世间带火东北话

  

歌手赵英俊,

2016年,创作《方的言》。

歌词如下:

你的家乡怎么发音“吃”?

我真实地学到了这一点,并且它与此有关。

我再次倒满杯子,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挥挥手比千言万语更有价值。

“稀有”与“宾客服务”——

看《天下》,领略东北话风采

文/董小奎

原文刊登于《东北窗》2022年第4期

央视开播剧《天下》收官当晚,不少人在朋友圈表达感想。如草儿般不屈的东北,已从历史中走出来,滑入梦境。演员王洋也第一时间发文告别,“希望你永远是那道暖光,再见蔡小光……”寥寥数语,满是对这个角色的不舍。这部剧的代入感太强,退出来对演员来说是一种考验。一部好剧对世界和人心的有效抚慰,超乎想象,东北题材的魅力再一次让人印象深刻。

饱满鲜活的东北元素霸屏画面,这是《天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美食,酸菜炖骨头、小鸡炖蘑菇、木耳炒白菜……最讲究的还是东北菜系的“领头羊”糖醋排骨,一道只有在宴会或者年夜饭上才能吃到的“硬菜”。可以说,“东北美食指南”在《天下》中完美呈现。

东北人的服饰打扮很有特色,尤其是冬天,更是生动鲜活。他们穿着一件大棉袄,两条棉裤,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子。厚重臃肿的样子衬托着东北人的形象,记录着他们的务实。他们淳朴、真诚、朴实,独特的穿衣风格赋予了他们这样的身份。

沈阳凤天酒楼出品的速冻梨 摄影/李帅

东北人的生活方式也很独特,冬天没有新鲜水果,就把秋梨冻起来供冬天食用。吃的时候,放进水里泡一会儿,厚厚的霜冻冰屑脱落,一颗晶莹剔透的冻梨就诞生了。小心咬一口,水果的鲜甜意外地被保存得很好。晚饭后,一家人围在炕桌上吃几个冻梨,既解馋又解腻。这一幕,是东北冬天生活温馨悠闲的画面。东北人生性节俭,素有量入为出、延后享受的名声,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生活中的仪式感。杀了猪,他们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才吃肉。猪肉怎么储存呢?漫天的冰雪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吗? 为了解决冬季吃菜问题,东北人挖菜窖,一日三餐都是绿色食品。东北人还发明了腌制酸菜的技术,风味独特,流传至今。东北人对生活总是充满热情,就地取材,巧思妙想,发明了许多实用又有趣的生活方式。这些时代感、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方式,在《人间》中都有所展现,一定能让南方观众大开眼界,感到新奇。

再说东北话,我们的编剧、编剧从来都不鄙视俚语、口语,有实力的编剧会充分利用方言资源,凸显作品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尤其是像《天下》这样反映东北生活的古装剧,方言的色彩必不可少。

汉语有七大方言,每一种方言又分为若干个地区。东北方言又分为黑松方言、哈府方言、吉深方言,每个方言又有自己的亚方言。东北人对这种学术上的划分不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描述,善于用日常事物来描述很抽象的概念。在东北人眼里,黑龙江话、吉林话有大子味,沈阳话有莴苣味;大连虽然在东北,但受移民影响,说的是胶辽官话,通俗地说,就是有荤腥味。这些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幽默感。

《天下》在吉林拍摄,但根据原著中的几处描述,故事应该发生在哈尔滨。学会说东北话是演员们的首要任务。王阳虽然是东北人,但不会东北话,剧中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似乎缺少了东北人的韵味。周秉坤向厂长请假,两人发生分歧,争吵起来,他说了一句“滚开”,就走开了。厂长在后面喊了句“你这个小扁牛”,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东北话里有一种神兽叫“牛犊”,没完没了的小牛犊让东北话充满了幽默感。“滚开”就是迷路,小孩子说“滚,小牛犊”。此外,还有护犊、补犊、拉犊、装犊、混混犊等各种犊子。 “呸呸小牛”还有一群朋友,叫驴子、兔子、混蛋。这些俏皮可爱的侮辱并非真正的侮辱。

喜欢一个人,粤语是“中意”,上海话是“欢喜”,河南话是“相中”,东北话是“喜欢”。与“喜欢”相比,“喜欢”是专一地爱一个人的意思,是“爱”的同义词。

哈尔滨金河公园女真生活场景雕塑

据学者考证,“希罕”(现写作稀罕)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满语“喜欢”一词的读音与“稀罕”相近。当时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语言相当强大,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进入汉语。女真人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到满族建立清朝,这种语言“入侵”也屡见不鲜。

东北人说“稀有”的时候,有一种内敛而又激烈的激情,有一种想把一半血都献给你的冲动。乔春燕喜欢周炳坤,“你怎么这么稀有?”周炳坤不把她当女人,但她也不气馁,“我还是挺稀有的”,说男人成熟晚,她愿意等他长大。

“稀罕”虽然已经进入字典,但东北人还是用方言的方式使用。霸屏十余年的东北喜剧《乡村爱情》中,王小萌问谢永强:“永强,你更喜欢我还是果园?”“小萌,哈哈,你和果园,我更喜欢我爸爸。”东北人说话自带搞笑点,话语意味深长,话语包袱满满,令人回味无穷。

“稀有”二字在《红楼梦》中也可见一斑。第二十九回,宝玉拿着一只插着翠鸟羽毛的金麒麟,向黛玉讨好道:“这东西倒是好玩,我给你留着,你回家戴上就好。”林姐姐冷冷地回答:“我不要。”东北人太熟悉林姐姐的表情和语气了。

“彬夫”这个成语在戏曲文学中也经常出现。吉林《戏曲创作》第22页,“你有志气,我就对你俯首称臣。”《戏曲曲艺集》第37页,“我从心底里对这个人俯首称臣。”要讲好东北故事,必须用东北话。东北话有存在感,粗犷生动,直入人心。东北人民五十年的生活史,也是一部近乎完整的方言史。小时候,我经常听奶奶说“彬夫”这个词。我们家人口多,晚辈多。奶奶心疼晚辈中一些不上进的人,经常给他们讲别人家孩子的种种美德。于是,“彬夫”这个词成了她嘴里的高频词。 当时我虽然年幼,但知道“宾服”是“服服帖帖”的意思,也学会了熟练地使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贾母夸奖薛宝钗:“……心胸和脾气都和宝丫头一样,真是百里挑一!我这样说,不是妄言,但若是她做了人家的儿媳,公婆怎么能不爱她,亲家怎么能不服她呢?”如今,“宾服”作为典型的东北方言,已被收录进字典。

《红楼梦》里的东北方言就像随手可摘的奇葩,读起来十分耳熟能详,什么“饥荒”、“得救济”、“编辑”、“刚才”、“怎么来了”、“失业寡妇”、“脸红”、“胡拉巴”、“鸡鸣鹅打”、“鲤鱼和瓜”、“麻雀”、“解手”、“借人灯”、“看人家菜”、“生气”、“发脾气”、“天生如此”、“牙齿丑”、“养人”、“吓”等等,看来曹雪芹祖籍在东北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1987年版《红楼梦》剧照

几百年前的文学作品中记载的爱恨情仇、悲喜交加、生死轮回,至今还和你我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至今还念叨着老祖宗留下的古语。古语里有天理,也有人性。“今人不见昔日月,今月曾照古人。”这些古语就像几百、几千年前的月光,始终不变,依然照耀着今天的生活。这种想象,让我们对人间生活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和无尽的眷恋。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东北方言大部分也是山东、河北、大连等地的方言。这些地区的方言为何有如此大程度的一致性?从华人移民历史中就能找到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从先秦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人口迁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民间自发迁移,二是政府有计划迁移。前者多因战乱、灾荒或人口膨胀而引起,后者则出于政治、军事或经济建设等原因。清朝前中期,山东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数量屡创新高。地广人稀的东北成为山东过剩人口的避难所。东北物产极其丰富,人参、貂皮、鹿茸、鲟鱼、蜂蜜、松子等特产,让山东难民欣喜若狂,燃起了他们求生的希望。这一时期进入东北的山东人,大多从事采参、淘金、伐木、狩猎等工作,这些人一般被称为“行山人”。 这种“占地移民”使得东北话感染了山东话的基因,同时与大连话也有不少重合之处。

清末民初,为逃避战乱和饥荒,大批山东、河北难民迁徙到东北,史称“闯关东”。“山东人多经海路迁徙,在大连、营口登陆……闯关东的山东人,主要来自旧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他们到新地方后,往往先搭窝棚,窝棚的集合,以同宗同姓为本,将宗族制度从山东传入东北。”(周振和《方言与中国文化》)人口迁移必然带来文化流动,方言也随着使用者迁移。中国古代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东北方言的广泛传播,外来方言在东北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民俗、市井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方言里蕴含着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命运,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实都是被方言无声地记录下来的。在东北,如果看不懂东北话,就很难走进东北人的内心世界,也很难坐上东北的暖炕。正是这些东北方言,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好剧《天下》传递出的价值观:做个好人,有道德,有责任,这是东北人不变的信念。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总是含着泪水,

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

如果你熟悉东北的历史,

每当读到艾青的这首诗,我总会想起那片黑色的土地。

 

标签:东北   方言   世间   移民   迁移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