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破烂为生的袁英慧,竟在翻译英文小说?真相令人惊讶

  

一年来,袁英辉靠捡破烂谋生,一个月挣两三百块钱。

她偷偷溜进正在拆毁的房子,看看有没有剩下什么值钱的东西,比如窗户栏杆、整块玻璃、纸板箱......她在工厂里捡到了一个宝贝——一本大字典,红色的,正品的。她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字典给红星新闻记者看,不停地说:“你长得真好看,真好看。

有人用手机给她拍了张照片,问她:她精神状态很好,为什么要捡破布?为了脱身,袁英辉急忙说了一个理由:“我翻译英文小说,捡破烂养活自己。”

袁英辉拿出翻译的小说《迷失》(原名:《迷失者》,作者:克雷)给摄像师曲天成看,用三四层塑料袋包好。曲天成将相关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获得数十万点赞,网友评论“我从大姐的眼神中看到了对这种东西的爱”,“大姐这么好,我有什么理由不学好英语”......

袁英慧觉得大家都在开玩笑,她也没感觉到自己真正爱上英语的决心。火灾发生后,很多人都想给她捐款,但她拒绝了,认为接受捐款是骗,“有手有脚,你为什么要别人的钱?”

翻译的小说走红后,她想要一台电脑

袁英辉住在山东省青岛市长岛村。

出租屋只有十几平米,有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一张沙发。她的行李箱被塞进墙和床之间的缝隙里,墙上有一扇狭窄的窗户关上了门,房间里昏暗,几乎没有光线。月租160元,袁慧英感叹实在是太贵了,还不如她之前在邻村租的那个,一个月100元。邻近的村庄被拆毁,她被迫搬到这里。

▲袁英辉

袁英辉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流利地念出许多外国作家的名字,福克纳、马尔克斯、海明威、赛珍珠、格林、卡波特、格里沙姆......聊了聊每部作品的内容大纲,一到精彩就不停地播放。她激动的时候有点结结巴巴,结结巴巴的时候很着急,很着急。

袁英辉从事英语教学已有20多年,可以无障碍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她不懂网络,于是让红星报记者在网上给她买了几本《时代》杂志。她紧紧拿着手机,反复确认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一层一层地剥下来,把里面包着的60元递给记者。她很高兴,“有了这些书,我可以读一会儿。

因为小说的翻译,被媒体报道了很多,她也有一个诉求:“希望好心人能捐一台电脑给我,二手的,学会使用互联网。你能不能向电信公司求助,安装一根网线太贵了,一年1000多根,能免费给我吗?互联网连接速度较慢是可以的。”

她想找一份翻译的工作来养活自己,但她不想离开青岛,所以学习计算机成了重中之重。

“你不上学还看书,你摆什么样的书架”。

1990年,袁英辉考入职业高中学习时装设计。她没有兴趣,一年后辍学了。为了支持弟弟的教育,袁英辉在村里的一家拖鞋厂打工,每天吹掉粘在拖鞋上的线。她喜欢随身携带一本书,“上厕所时会读一读”。村里人都嚼着舌头,每天袁英辉下班回家,袁爸爸就骂:“你不上学还读书,什么架子。这是不人道的。”

在青岛,“不人道”的意思是“不听劝告,不感兴趣”。

伴随着殴打和责骂,袁英辉也开始联系相亲对象。在别人家里,桌子上放着糖和水果,两个人面对面坐着。袁英辉平时问对方有什么爱好,对方通常回答是打牌喝酒。袁英辉又问你看不读?对方很惊讶,回答她:“你结婚后看什么书?袁英辉不再说话。

在袁英辉的观念中,即使她结婚了,她也不会幸福。直到现在,她仍然庆幸自己没有结婚,她确信,因为爱读书,她会遭遇家暴,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被父亲骂了不少,邻居们都懒得跑去拉架子,于是袁英辉决定搬出去。她在邻村租了一间房子,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

她想做点什么来摆脱这种环境,所以她开始学习英语。

我自学了英语,买的一堆材料有半个人高

到1995年,她已经换了很多工作,在馒头店蒸馒头,在身体油厂做罐头,在水龙头厂安装水龙头,在珠宝厂给珠宝模特倒铅,然后挑......

攒了一两千块钱后,袁英辉休息了一下,在出租屋里自学了英语。他赚的钱不够用,就去青岛血站卖血。卖血180块和一包钙牛奶饼干。她一年卖了四次,换了四套学习材料。当时,疯狂英语收集外国新闻时事、电影剧本、科普文章等,她一共买了60套。

随后,她花了几百块钱——相当于一年的房租——买了一台录音机,在二手市场上买了一本英汉词典,盗版,十块钱。每天早晚,袁英辉都听英文磁带,其余时间她把资料里的文章看一遍,抄下来,翻译一遍,再比对一遍。她把材料撕开,然后按文章类型把它们粘在一起。

▲ 袁英辉笔记(部分)。

袁英辉从来没学过翻译,她用字典查遍每个单词,然后拼接在一起,造出一个有大致意思的句子,然后根据意思重新组合。后来,她翻译了它,省略了这一步。

1996年,袁英辉看报纸,看到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村有驻军,于是招募志愿者当老师。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只想找个地方,安静地读书学英语”,于是她把所有的书都带到了山西。

在当地,她先去了军局,军局安排她和一名赤脚医生一起住在村里。教了两个星期后,由于人手问题,校长不再使用她。她在医生家里住了半年,累了就给家里人打了个电报,拿着家里寄来的200块钱坐火车回青岛。

她把书扔到当地医生家里,独自一人回到了青岛。在火车上,她想:“算了,放弃吧。于是我决定不再碰英语,打算回家结婚。

一年后,她回到山西带回了信息。现在,袁英辉还保留着这些学习资料,每本书都用书皮包裹着,堆在角落里,半人高。书中充满了她在空白处写的新词的定义。

▲ 英文资料堆在角落里

2003年,父亲因病去世,弟弟给了她5000元。据袁英慧介绍,她花了三年时间才拿到5000块钱,什么都没做,“有时候邻居会给她吃的,有的就不想穿了。她每天读五六遍她买的英文材料。起初,通读和翻译一篇文章需要两三天,然后越来越快,“然后花了将近半个小时”。

“我似乎从来没有被像任何人一样对待过。”

三年后,她没钱了,又开始打零工。

2008年,她在报纸上看到大学里有个英语角,于是她去和大学生交流,“那时候我是会说英语的农民,大学生说我的水平还可以,当地报纸都报道了。“英文版有《中国日报海外版》和《北京周刊》等英文媒体。

袁英辉被夸为“飘飘欲仙”,花了100多元买了三个月的海外版《中国日报》,一期30版。她把报纸摊在桌子上,以为这样很容易阅读。“我根本看不懂,我看不懂。”袁英辉回忆道。

过去,她读的文章大多是故事,但《中国日报》充斥着政策新闻、国际关系和国家局势。过了三四天,她才读完一篇文章。“看完一篇文章,我无聊了,我走得很轻,我崩溃了。”

她有点胡言乱语,于是对邻居们唠叨,“父母个子矮,抱怨老天爷不公,抱怨他们不见面。”

后来,袁英慧在酒店洗碗,和一个比她小一辈的姑娘住在一起,她厌倦了看到年轻人晚上不回家,时而唠叨固定的人,时而喃喃自语。同宿舍的女生直接警告她:“要不是你年纪大,我早就揍你了。”

“我似乎从来没有被像任何人一样对待过。”袁英辉叹了口气。

“一个老人停下来看着我说,你是什么人?”

2008年后,袁英慧觉得自己可以看《中国日报》海外版了,她一直想找一份翻译的工作。她第一次试图炒作自己是在2012年的冬天。

她独自一人去了上海,在人民广场拉起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中国农民是第一个懂英语的人”。人民广场上人头攒动,却很少有人在她面前驻足。

“其中一个人停下来看着我。他说你是什么,他拿起我的书,张开嘴看,然后他就走了。上海真是人才济济。袁英辉叹了口气。她认为来到大城市是一个错误,决定不再出来。

2013年春节期间,她在一家饺子店打工,一个月挣3000元,回到青岛。

2015年,袁英辉经常出入青岛图书馆看《时代》杂志。每天下午,她坐在图书馆里,把原文抄下来翻译,在中国海洋大学门口等老师路过的时候,她就递了过去,希望大学老师帮她看看译文是否准确。“老师们都没看,只是说这些都是哪个时代的老古董,现在都在网上发文章了。”

袁英慧还是不愿意,她想翻译外国小说。

2016年底,她开始四处搜刮,为将来的翻译攒钱。2017年5月,她在外语系挑选了一本《迷失者》,历时5个月,翻译完成6本笔记本。

▲ 《失踪者》的翻译手稿。

后来,她捡垃圾碰到了曲天成,曲天成给她拍了几段视频放到了网上。

结束

红星新闻记者丨叶温 山东

 

标签:翻译   新闻   看书   日报   青岛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