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盛赞中国历史著作:任何民族都比不上

  

两百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感叹:中国的历史作家源源不断,历史著作源源不断,真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比拟的。

确实如此。中国有悠久的著史传统,古代史书浩如烟海。光看分类就让人惊叹。《四库全书总目》将史书分为正史、纪年、方志、别史、杂史、诏书奏折、传记、史记、志书、时事、地理、官名、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居于首位的正史,是中国历史著作的中坚力量。

每当朝代更替,建立新朝代,就组织人手编撰前朝的历史,这叫正史。《隋书·经书志》便有此称谓。到清代,二十四史已完备,从《史记》《汉书》到《元史》《明史》,历时一千八百余年,共三千二百余卷,四千七百万字。

二十四史前几部都不是国家编撰的,都是个人撰写的,后来才得到国家的认可,成为官史。唐代官史是官方编撰的,国家搜集史料,选拔文人,设置了总裁、编修、监修、监事、抄经、校对等一系列职位,成为国家文化工程,参加者多为当时的杰出人物。

例如北宋宋祺,写下“红杏枝头春意盎然”的名句,被誉为“红杏尚书”。宋仁宗年间,他与欧阳修合撰《唐书》,历时十七年才完成。为了区别于五代时期编撰的《旧唐书》,故称《新唐书》。修史时,宋祺职务调动,便带着稿子来到成都。每晚吃过晚饭后,他便拉下窗帘,点上蜡烛,动笔写字。“远近之人,皆知尚书在编撰《唐书》”,成为当时的佳话。

正史的编撰体例均为编年体,其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传记为中心。此外,还有以《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排列史实。

纪年体起源于中国,周代史家所创。《左传》完善了这种体例,东汉荀彧在《汉记》中创制了分期纪年体例,北宋司马光创制了通史的纪年体例。其他纪年体史书还有日记、历法、志书等。

像《资治通鉴》这样涵盖1362年的编年史,却只是逐年记载,就像一本账簿一样。如果某件事连续发生了很多年,如果你想知道它的全貌,就必须翻阅很多卷,挑挑拣拣,非常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宋袁枢将《资治通鉴》各年中关于同一事件的资料汇总,编纂成《通鉴纪事本模》,从此诞生了纪事本模这一体裁,它不注重年代和人物,而注重对具体事件的解释。

再说二十四史,它的内容丰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最宝贵的特点是原创性,它编撰的原始材料,包括档案、记录、家谱、碑刻、事迹等,多是某一朝代最早的史实记载。后来原始材料大多散佚,只能通过正史才流传下来。

由于保存的史料数量巨大,二十四史厚重得让人看完头疼。古人想表达“世事纷纭,多事不知从何下手”的心情时,常常引用清代文学家李葆嘉的一句话:“二十四史读得我头疼,不知从何下手。”

对此,南宋学者朱熹有自己的看法。

有位学生问朱熹怎样读史,朱熹说:“《资治通鉴》读起来很难,不如读《史记》、《汉书》。这两本书里记载的事件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同一事件却散落在纪年、传、表、志之中。《资治通鉴》是一年一年地记载事件,你一年又一年地读下去,许多事件都交织在一起,不容易找出某一事件的线索。”

学生们请他谈谈正史如何把一件事记在多处。朱熹说:“就如刘邦参加鸿门宴一事,《高祖本纪》和张良、灌婴等传,从不同角度叙述,意义详尽,读起来悦耳,容易记住。《资治通鉴》一年只在一处提到这件事,未讲完又讲了别的事。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必须到第二年再找。只有记忆力好的人才能读下去。”

朱熹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读史时,先读正史,收获会更大,这是由正史的特点决定的。他也有读史的大致提纲:“先读《史记》,再读《左传》,再读《资治通鉴》,有闲暇,则通读全史。”有闲暇的人并不多,但这种“先重点,后概括”的阅读方法,适合大多数人。(熊建)

 

标签:正史   史记   著作   编写   朱熹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