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连绵词之踯躅:双声背后的故事与潜在相关

  

汉语中有很多复合词,即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的词,而且这些词经常有双音或押韵。这些复合词的形成背后一定有其原因和故事。双音或押韵的语音特征可能反映出复合词形成的一些共性以及它们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踯躅[zhí-zhú]”即是一个谐音合成词,写作“蹢躅”,现代解释为“徘徊而不前”,具体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步态。

刘向《说苑》云:“曲水而下,墓冢已,渐成绿庭,婴童樵夫樵夫,跌跌撞撞,歌唱其上。”《洛阳伽蓝记》云:“游子牧羊,徘徊九奎,农耕田,双阙。”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心态。

游荡也有局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意思。《后汉书》“有游荡于宫中,有游荡于宫中”一句,《余礼子》“群臣牧猪,疲乏倦怠,晨放其游于草丛间”一句,《艺文类聚》“楼宣至广州,游荡于钟祥故居”一句,均有此意。说某人花了半年时间,一路游荡到长安,并非不可能。但观者任何时候看到的,依然是视线范围内的行走状态。

“踯躅”还有一种写法,就是“踟跦”,见于西晋成公遂《小赋》:“洒脱,手执,踟跦踏足”。踟跦该怎么读?踟的现代读音是[chí],古读音其实是[zhí],或者两者皆读。这里应该读成踟跦[zhí-zhú]。

关于“踟”字,1008年成书的《广韵》读作“踟,直離切”,读作[zhí]。1039年成书的《集韵》读作“踟,陈知切,读作chi”。“踟”字的发音不可能在30年间突然改变,但正确的读音却发生了变化。《广韵》沿用了早期《唐韵》的古读,《集韵》更新了近读。

踟跦这个字比较晦涩,晦涩往往意味着它是一个逐渐被淘汰的早期字。踟跦也可以写成跢跦。明代杨慎的《军事赋》中有“其细羽之微族,亦令其同伴以跢跦”。而《博雅》有注云:“蹢躅,跢跦。【注】跢跦、踟跦古同音”。踟跦(跢跦)与踯躅(蹢躅)同音,意义相同。

踟跦还有其他用法,见于[明]陈子升《岱山人春野闲情》“踟跦照细网,灵彩舞神蓍草”。句中的“踟跦”即指蜘蛛。这一点值得深思。

踟-跦和蛛-蛛两个词结构相似,都有相同的声部“知朱”,读音、韵律相同,但声调不同。踟跦/踯躅的意思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回行走,而蜘蛛的行为特征则是在蜘蛛网形成的有限空间内来回移动。

也都是复合词(“蛛”字必须与“蛛”字相连,“蛛”字在书面语中可以独立使用,在口语中不能独立使用)。

踟跦(踯躅)与之间存在着合理而明显的四重关联,即音、形、义,且均为连续词,踟跦(踯躅)与音义相同的可能性很大。

需要指出的是,陈子升与杨慎都是明代人,时间比较晚,陈子升诗只是个例,虽然陈子升诗不是追寻音义来源的可靠依据,但仍不失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线索和旁证。

讨论还不止于此,汉语中“踯躅”、“踟蹰”、“踌躇”三个词,以及它们各种重叠、交叉的拼法,其读音、形义均有相似或相关之处,显然是同源词,其实还有一个读音和意义都与它们相关的词,就是“彳亍”。

“彳亍”与“踯躅”和“踟蹰”同义,也是复合词。明代李贽《望海行》中有“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的记载。或许,他注意到了这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和潜在联系,所以才刻意用在诗中。

从词性上看,“彳亍”是非比喻性的动作动词,“踟跦(踯躅)”是比喻性的动作动词。蜘蛛是具有“彳亍”的行为特征或“踯躅”的动作特征的生物名称。

彳亍是由“行”这个分体字衍生而来的。追溯这个字的形成历史,“行”是最早出现的汉字之一,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彳亍、蛛蛛等字出现在更早的小篆时期。而踟跦、踯躅、踟蹰等字,都是在后来的隶书时期出现的。

上述词语可能存在如下的音义来源关系:

有上述几个理由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又或许, 的发音和含义可能来自彳亍,这一点至今仍不得而知。或许有专业的学者能够基于更全面的信息和文学、历史和语言知识进行深入观察,辨别真伪或证明真相。这至少是一种值得考虑的可能性。

甲骨文“行”字

小篆“行”字

小篆“彳”字

小篆“亍”字

小篆“蜘蛛”字

小篆“蜘蛛”字

 

标签:连绵词   双声叠韵   彳亍   蜘蛛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0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