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新教材:先认字,再学拼音!

  

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编写的新语文教材。下面,我就这套新教材使用后,教师们可能关心的一些问题,讲解一下,一共11个问题。

1.为什么一年级要先学识字,再学拼音?

过去,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就学拼音,然后用拼音认识汉字。这次,改变了:把拼音学习推迟一个月左右,学生先认识一些汉字,再学拼音,一边学拼音一边认识汉字。这种改变体现了一种更务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识汉字开始的,没有注音的帮助。以前的启蒙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反复背诵,慢慢地他们就会认识汉字。部编版多少有些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之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楷书字扑面而来,给刚入学的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地”,“云与雨相对,雪与风相对”,很传统,很有意思。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需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有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有意义的:把汉语和汉字放回到首位,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放慢学习的节奏。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拼音一开始学起来比较难,这就像是一个警告,不利于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兴趣。现在稍微推迟一下拼音的学习,可以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觉得再推迟一两个星期学拼音也是可以的。总之,我们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汉语学习很有趣。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汉字和阅读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 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比较难,您有什么教学建议吗?

教师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也是为了普通话发音标准。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但不能当做阅读的工具。拼音只是拐杖,识字了就不用拼音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比如发音,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当然我们在学拼音的时候要教发音方法,但不要要求过高。一年级学生能拼写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能直接发出音节。拼音字母要背,但不一定非要背诵和写出来。能写出声母和韵母的音节就可以了,不必在意是否工整。一般来说,一年级拼写准确,二年级稍微熟练一点,这就够了。不要再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很多学校一年级还教英语,英语字母和拼音总是搞混,给老师的教学压力很大。另外,南方方言区的老师要下功夫训练一个发音,但效果并不好。 如果我们认识到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杖”,普通话发音无非是为了交流,那么老师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学生的负担也会轻一些,效果也可能不会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的学校可能不重视。在学习普通话方面,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能用普通话交流就够了,没必要要求他们讲得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度,进行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就更好了。总之,学习拼音是为了帮助认字,而不是代替认字。拼音对学习普通话有正音的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成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另外,教育部语文教材中拼音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让拼音学习和识字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3. “与成人一起阅读”栏目是什么?它应该被纳入教学计划吗?

“与大人一起阅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的是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亲属。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自己还不能阅读,就让大人陪读。这个栏目目的目的,是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一入学就喜欢语文、喜欢阅读。这也是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采用无纸化教学,听很多故事,小学采用纸质阅读材料包括书籍。先让孩子陪读,然后逐渐过渡到自己阅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指导。以前的教材里没有这个栏目,大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建议大家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当成一般的课堂课,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活动,延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用微信,多陪孩子读书,相当于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配合“陪大人读书”。现在很多家长没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我们可以先在课堂上让师生一起读书,再通过家长会、家长课等形式,示范如何落实一起读书。

共读可以是大声朗读,也可以是讲课朗读,还可以是对话式朗读,形式不限,但要注意是朗读,是阅读书面语言。共读时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要布置作业,作业越多,压力越大,兴趣就越小。应该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自由自在地、毫无压力地阅读。如果老师觉得课本上共读的文字太浅,也可以换换口味,找一些其他的作品来读。

4、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一个变化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种类增加了。比如,人教版一年级课本原来有41课,现在缩减为32课;拼音课也减少了,识字课增加了。人教版一年级课本原来有39课,现在缩减为29课。

课文数量的减少不应简单理解为“减负”(孩子们沉重的课业负担往往不是教科书和教师加进去的,而是社会和家长加进去的),而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让教科书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口语、阅读等方面的培养,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变化很大,几乎改了三分之二的课文。课文的选取标准强调了以下四点,即古典性、文艺性、适合教学、适当考虑时代性。新教材特别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的选取课文比例明显增加。一年级就选取了不少古诗词。

大家会发现,一些经典的旧文回归了,没有沉淀下来的“当代散文”却少了。

5.读写教学如何更加科学化?

第一是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是教育部编写的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尽快过渡到自主阅读创造条件。认字和学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学生认1600个左右常用字(原要求1800个),其中能写800个左右。教学中注意不要增加字数,不要回到过去的“四会”要求,因为认、说、用、写同时进行很难,这样做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新教材对于识字教学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一般来说,只要把现行教材设定的各阶段目标推进,到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大致可以做到自主阅读。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有《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认字300个(这300个字应该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写字100个;二年级上册则附有400个认字,200个写字。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字的安排是不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不是的,是根据小学生阅读频率调查确定的。只有先认好这些字,才能尽快过渡到自主阅读。 而且,从字理、字形结构的角度看,先认识这些字,也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面识字”的内容,即不单靠拼音认字,还要多学习字形、结构、部首等知识。如果单靠拼音认字,可能会拖累认字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模范读、用熟悉的字介绍生字、尽量连读等。在讲授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重复以前学过的汉字,避免重复。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多面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掌握多面识字的方法,那时,不但会靠拼音认字,还会根据上下文、形声字的构成规律猜读。 教师应重视新教材中“多面识字”的教学思路,加强研究。

6、如何教好古诗词?有必要让孩子学“国学”吗?

教育部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收录数量有所增加。小学一年级收录古诗文,小学六年级12册共收录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约占课文总量的30%,比人教版原版多得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六册收录古诗文的比重也有所增加。

古诗如何教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背诵,直到熟记于心。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也不需要过多的活动,最好是多读几遍,多看几篇。比如在教一年级学生《春晓》时,讲一下春天来临的感受和发现。让孩子大致理解写的内容,发挥想象力。不要让孩子记住“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珍惜春天的好心情”之类的东西。因为“珍惜春天的好心情”之类的东西,不是一年级的孩子能理解的。

讨论王维的山水诗,没必要把焦点放在“热爱自然”上,我觉得让小学生静下心来体会诗中表现出来的“静”就够了,没必要加很多成年人能听懂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让学生感受到诗韵之美、汉语之美。美在哪里也许说不出来,但美是积累下来的,是感受到的。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做手术一样,让“美”消失了。比如有的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流程就很繁琐——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有月亮,问学生:想到了什么?有的还让他们抒发感悟,说:“月亮圆圆的,人团圆,多美啊!可是大诗人李白却不能回家。他一个人在外地,看见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就写诗来排解心中的孤独。”这有点“糊涂”,有点“酸溜溜的”,小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 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比如李白这首诗里有多少个动作,分解开来,让孩子演示一下仰望明月是什么意思。这样太繁琐了,《静夜思》里的“静”就没有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比较难,不要定太高的标准,不要讲太多所谓的主题、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有的教案总喜欢用三段论式的说辞——“认识作者、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这样太死板,没有切中要点。

大声朗读不能代替自主阅读和背诵。

是否要把“国学”作为一门课程?我在这里要非常明确地表达我的观点: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是晚清为了抵制“西学”、保存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不为国”之学,带有保守的内涵。近年来有人推行“国学”,或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范围太大,很笼统,精华糟粕纠缠在一起,很复杂。我觉得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比较好,这是中央提出的。至于是不是“国学”,学界还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不应该套用到中小学上。

社会上有些人开课读《三十万经》,说是“读经”,这是夸大其词。《三十万经》是给小孩子学识读的古书,主要是为了学识识字,小学生读读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的是,《三十万经》不是“经书”,里面有很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养成的糟粕。小学不要开什么“读经”课,多读优秀的古诗文才是好的。

7.教育部编写的汉语教材为什么强调课程类型的区分?

一年级课文类型的区分还不是很明显,但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成了两种类型,或者说两种课文类型:一是精读,二是略读。初中课本里干脆把“精读”改成“教读”,把“略读”改成“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通常要求讲解细致准确,举例说明,激发阅读兴趣;而略读课则以学生自读为主,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实验、去体验。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的泛读。不同类型的课具有不同的功能,只有协调好,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如何教好阅读呢?首先要安排好课前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是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来铺垫,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重点是教阅读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自读课是将阅读课教学方法沉淀下来,运用起来。老师不要讲太多,让学生自己读就好。有的老师可能不放心,给自读课布置讨论或作业,这是没有必要的。

我想说说另一种课堂上的困惑。不管你学什么体裁,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章、科普文章,都是采用类似的程序和教学方法。有些诗歌课还要分析主题和意义,童话课也和小说课一样,有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不同体裁的课应该有所变化。而且,如果课型没有变化,没有节奏,千篇一律,学生怎么能不厌烦呢?

“部编版”在课程类型问题上有很多探索,比如对文体特点的提示、对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有意为之,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8.阅读教学为什么要提倡“1+X”?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阅读太少,甚至根本不读。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只教课文、读课文,不扩大阅读量,无论怎么努力,我们的语文素养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部编语文教材更加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所以我主张增加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休闲读物”,也就是那些不一定与考试甚至写作“挂钩”的书籍:鼓励读一些“有深度”的书,可以“貌似”地读,可以“用心地读”。这样才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语文课需要改变,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讲,不能要求阅读围绕写作进行。 除了精读、精讲,还要教会学生各种实用的阅读方法,比如快速阅读、浏览、跳读、猜读、小组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部编语文教材已经开始在不同体裁阅读、各种阅读方法教学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希望老师们也给予支持。

所谓“1+X”方法,就是在教一篇课文的同时,增加几篇泛读或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看不懂没关系,慢慢就会懂的。这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以前精读精讲,总是指向写作的教学习惯。

新教材对一、二年级学生有延伸阅读,高年级的延伸阅读就更多了。在中高小和初中的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延伸课外阅读。新教材实际上已经把“延伸阅读”部分纳入了教学体系,并尝试设置了一些测试和评估。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可以做的很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探索和研究适合自己的可行方法。这绝对是教学上的一个创新点。

老师们也想推行“1+X”,但延伸阅读的文本去哪找呢?这里有一本,就是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汉语读写读本》。所选文本经典可读性强,大致能满足新教材各年级、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一共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9、“快乐读书吧”课程如何设计?

“快乐读书吧”课每学期开一至两次,每次都安排某一类阅读。例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接触各种体裁并掌握基本的体裁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类图书的兴趣,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这一栏不要当成一般的课文学习,教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些相关的阅读常识,包括图书种类、阅读方法等,但主要目的是引起兴趣,让孩子自己找书读。

10、新教材为什么要重建汉语知识体系?

为了防止重复应试,近几年的课程改革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应系统化,而应“随文随学”。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当今语文教学还有一个倾向,那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很多老师不敢自信地讲授语文知识,不敢放开手脚,设立基本能力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不串联。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无法落实。有时课堂上满是飞来飞去的讲义,却没有“干货”可抓。

针对这一倾向,教育部对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首先,各年级、各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更加明确,教学重点也更加清晰,让一线教师明白备课时应该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收获”。

教育部语文教材一直在努力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这是一个“隐性”的体系,而不是“显性”的体系。我们并不刻意强调系统化,但还是要防止过度操练。教师明白这一点,在教学时要有计划,要知道每个年级语文学习的大致要求是什么,用什么线索逐步实现,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哪里等等。在教学实施上,我们不追求“系统化”,但还是要有系统。

如何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该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落实到教学中呢?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备课时有所帮助。

第一,参考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中会有知识点和训练点的提示。

第二是看单元介绍,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重点。

三是研究各栏目的思考题及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知识点或语言能力训练的要求。

语言知识的教学要加强,但“随文而学”的方法也不能抛弃,只要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就可以想办法在教学中去实现,不要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概念。

11.不要滥用多媒体,摆脱繁琐。

现在汉语课的一个普遍缺点就是繁琐,备课繁琐,教学繁琐。

有些教师注重设计和组织各种实际上并不重要的活动。

除了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繁琐”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繁琐”,那就是所有的课都有几乎固定的一套程序需要解决,备课重复性很强。

不要滥用多媒体。语文课上,低年级可以少量使用多媒体,但升到高年级就要减少。滥用多媒体是语文课的“繁琐病”,是灾难。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图片、声音、文字,眼花缭乱,看似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却受到挤压,对文字的感受和想象受到干扰,语文课上十分重要的语感也被放逐。在讲王维诗的时候,老师在讲之前先在PPT上放了一幅山水画,如果孩子们能自己读一读就好了,因为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不要冻结学生的思维。建议教师在语文课上不使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回归到朴实、真实的状态。少用多媒体,摆脱繁琐。这也是使用新教材时应该给大家的建议。

教师对多媒体依赖过大,很多教师患了“百度瘾”,没有百度就备不了课,靠网络来总结,只有结论,没有过程,思路容易碎片化、拼贴化。教师几乎不看书,最多看几本杂志或备课资料,专业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现在很多老师不会记笔记,不会板书,好可惜啊!其实板书的过程很美好,那种感觉和效果是PPT无法替代的。很奇怪,一方面我们老师不板书了,另一方面还要加书法课。我主张语文老师还是要写得好,要板书。

如果老师读书不多,又怎么能让学生多读书呢?

中国老师应该更加开放,为学生树立榜样,少看微信,多读书。

最后我想讲一下阅读的问题,这显然和教科书的使用密切相关。

最近,我在网上又发表了一篇关于读书的演讲,题目是《语文教师要做读书的种子》,我想在这里读一读,作为本次演讲的结束。

每个人都知道,中国老师必须阅读更多,但许多老师会说他们的工作很大,所以他们没有时间阅读,几乎每个人都很忙您等不及要等待,直到有一个非常悠闲的时期,就像海绵中的水一样。

您的工作和生活越忙碌,压力越大,您的工作越多,您需要自己的精神空间就越多,并且阅读是建立精神空间的方式之一,如果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增加兴趣,提高质量,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更快乐,也可以帮助您打击压力和减轻压力和减少职业疲软。”

当阅读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时,他的气质和举止也会改变,这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 Al Arts“具有实践意义。要培养自己并导致文科,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许多老师正在阅读,但不幸的是,它们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利主义的阅读,我们很少自由地阅读。除了阅读实用和专业的书籍外,我们还应该阅读更多有关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其他领域的书籍。

当前的社会文化倾向于阅读“文化快餐”,尤其是在新媒体上阅读的信息(例如您应该已经阅读,但在大学期间没有阅读,您已经有工作经验,阅读的感觉和收益会有所不同。

我希望在中国老师中有更多的“阅读种子”。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9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