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线索是研究问题与线索的环节

  

近期我参与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发现文献综述在毕业论文答辩中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具体来说,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文献综述写得不好,不知道怎么写、从何下手,或者有的同学自己写了文献综述,但怎么看都难以让人满意。对此,建议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在写之前先阅读以下“八有”,写完之后再与“八有”进行核对、对比。

首先要有目标。文献综述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的基本功能是提出问题和假设。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围绕提出问题和假设的目标来构思、布局、收集和分析文献综述材料。可以说目标是统领全局的“提纲”。一篇让人感觉内容散乱、松散的文献综述,就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或目标把控不足造成的。当然,目标是否明确也是评判一篇文献综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二,要有线索。从最终呈现方式来看,文献综述的线索就是研究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问题表现为因变量、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以研究问题为线索时,首先,所综述的文献内容必须与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有些情况下,综述内容会因为忘记研究问题而“跑题”或“离题”),即:即使将因变量和自变量分开综述,也要思考其服务于哪个问题。其次,综述内容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理论逻辑展开,这一点往往是初学者忽略的,当然也可能是能力不足造成的。最后,要有闭环思维,即从“两端”(头和尾)考虑。从头看,问题源于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或认识上的差异。从尾看,假设表现为由自变量和因变量构成的待检验的因果关系。

第三,要有结构。有清晰结构的前提是要有分类。从整篇文献综述到某一节甚至某一段落,对应的内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因为只有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才能提高。如何才能做出有层次感的结构呢?这里有四点建议: ① 一篇文献综述至少要用三级标题(Ⅰ、(Ⅰ)和1),一般子级标题的数量控制在2-6个之间,不宜过多。 ② 上级标题和下级标题之间要写一段话,讲讲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思路、结构等,这是立意的考虑。 ③ 从结构上看,上下级标题、同级标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清晰,这是版面的考虑。 ④ 在一个段落中,也要有层次结构,要事先构思好,在这一段话中,要讲几层含义。 最忌讳的是在一段话内列举几项研究而不进行总结和分类。

第四,要有焦点。就实证研究而言,文献综述的焦点是理论逻辑关系、机制或机制(由因变量和自变量组成)。文献综述要对已有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梳理、评价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假设,以观点为主,角度和方法是辅助,要分清主次。从焦点看,文献综述要有观点,这种观点不仅体现在已有的知识上,也体现在新问题、新假设上。

第五,要有相关性。相关性是指所综述的文献及其内容要与你的研究课题紧密相关,不相关的内容应删除。建议:①从研究问题来判断所综述的文献及其内容的相关性;②从因变量和核心自变量及其关系来判断文献内容的相关性。另外,要反复提醒自己,看看文献综述的主体是否与研究问题相关,读起来是否通顺自然。

第六,要有分析。文献综述的最终目的是提出新问题、新假设,新的理论视角提供了引发新问题、新假设的“火花”,而提出新问题、新假设,主要依靠文献综述。因此,文献综述一定要有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保证提出的问题和假设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文献综述中的分析,说到底其实就是验证,无论是对问题的猜测,还是对假设的猜测,最终都需要对文献及其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对比、验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第七,要有图表。在文献综述部分,尽量多用图表,以增强可视化效果,帮助读者对综述内容建立总体的了解;同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建议:每篇文献综述至少需要一张文献结构图,放在最前面,主要说明所综述内容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它能服务和支持什么目的。

第八,要有出处。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献综述的相关研究和判断必须有文献支撑,做好文献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建议:①文献引用要恰当,不突兀,不影响正文。②文献引用一定要有出处,文献综述中提到的文献可以在参考文献中找到。参考文献能体现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整体掌握,恰当合理的文献引用会加分不少。

 

标签:文献   综述   变量   线索   引用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9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