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本增招一千余人二本院校可填报征集志愿

  

7月25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安徽省高等教育招生工作进展及招生新变化。 截至7月24日,已完成提前录取、一级录取等6批普通文理科招生工作,共录取97085名考生。 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985高校在安徽投资。 总共招募了1000多人。 7月26日,考生覆盖面最广的两所学院将正式启动,计划招生7万余人。

两所学院将于7月26日正式提交申请,7月30日即可填写申请领取申请。

根据安徽高考日程安排,7月25日起,安徽高考将进入第二批普通文理科和第四批文科招生阶段。

其中,第二批普通文理科课程计划招生73519人。 其中文史类招生19627人,理工类招生53892人。 26日正式提交,29日完成录取。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于7月30日填写申请表,第二期项目的全部录取将于7月31日完成。

艺术类第四批招生将于8月2日开始。 考生于8月7日填写申请表领取申请,8日结束招生。

已有9万余名考生进入大学,已录取6万余人。

截至7月24日下午6时,文理科、第一、二、三批文科、体育类本科6批次招生工作已完成,共录取97085名考生。 在:

普通文理科提前录取学生12771人,其中本科生10374人,专科生2397人,比上年增加982人。 录取本科生中:自主招生(含高校特色专业)1259人。 国家和地方专项项目5912人次。 806名学生考入青少年班、保送生、职业教师、体育训练、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人才学生。 另有4794名其他考生提前批次录取。

首批录取学生63415人,比原计划增加988人。

艺术类录取18231人,其中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人数分别为:2644人、13337人、2250人。 招生人数与上年持平。

体育:本科招生2668人,比上年略有增加。

重点本科院校升学机会增多,新增录取学生1036人。

今年,优质生源计划和本科招生计划在报考人数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平稳增长,特别是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优质生源计划。

首批新增招生1036人,新增招生院校159所。 其中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余所“985”大学及直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教育部。 为全省以更高质量稳定和提高优质高校录取率的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也将努力将计划落实到整个本科招生过??程中,并在后期的二三级招生过程中继续积极争取招生计划。”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新闻发言人胡玉胜表示。

多轮投入提高录取率 贫困地区农村考生考重点大学人数再次上升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出现不少新变化,但总体政策稳定。 其中,提供文理第一、第二专业平行选择的院校数量从去年的4所增加到今年的6所。 平行自愿备案效果突出。 文史类考生一次性报考率为93.46%,理工类考生一次性报考率为97.6%。

某高校平行志愿招生结束后,转入招生流程的未完成计划数量也比往年大幅减少。 其中,文理学院由上年的25所下降至8所,理工学院由35所下降至30所。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增加了考生选择的机会。 高校拥有充足、合适的生源,实现院校和考生的“满意”。

二是招生批次有所调整,由往年的14批次调整为今年的12批次。 其中,文科、理科招生批次设置中,将高职(专科)学生提前审批调整为本科生提前审批。 由于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行省级统一考试,原两个本科批次被合并。 减少招生名额是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今后仍将继续下去。

三是多轮投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投资轮次进一步增加。 多轮投稿是有效提高录取率的较好措施。

四是专项计划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农村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数持续增加。 今年,特科录取考生5912人,比上年增加791人,其中国家特科考生4426人,地方特科考生1486人。

2013年实施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以来,我省已有16982名考生获得重点大学深造机会。

虽然,今年高考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考生报考和录取的相关政策,但绝大多数考生都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在录取过程中发现,在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中,极少数考生定位不准确,在选拔考生时盲目攀高,从而被除名进入招聘流程。 。

登录省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录取信息并与录取通知书进行比对

在此,省考试局提醒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录取结果,并注意填写报名表的时间。 录取结果将尽快在考试机构门户网站上公布,请考生及时报到。 如果达到相关分数线而未被录取,则必须按照录取流程,仔细权衡是填写录取申请还是降低分数申请。

随着录取结果陆续出炉,被录取的考生将收到录取通知书。 此时,一些考生可能还会收到各种其他类型的录取通知书。 在此,请大家务必注意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识别录取通知书的有效方法是将考试机构门户网站查询到的录取信息与录取通知书进行比对,有效判断录取通知书的真伪。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8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