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同济大学mba录取分数线(所有专业分数线一览表公布)

  

注:2023年同济大学强化预科项目采取“初试入围”模式。 所有报考同济大学预科强化项目的考生,均在高考后参加初试,根据初试成绩按1:4的比例确定入围考生。

同济大学2023年强预科项目录取结果

综合分数计算方法:

考生综合成绩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下同)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计算。 学校考核结果以复试、面试结果为准。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150。

同济大学2020级本科生转学情况

2020年,同济大学首个强基项目招收数学及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四个专业。 历年在校学生人数如下:

2024年第一批实力雄厚的本科生面临转学。 没想到,同济大学的转学形势却异常的好。 我们从同济大学官网收集整理数据,将转学去向、专业及学生人数汇总如下:

同济大学2020年共有本科生119人,目前统计显示,学生总数为81人,其中38名学生下落不明。

保守测算,同济大学强基计划转学率为68.1%。 考虑到2020年至2024年转入转出机制的影响,大一成功转大四的人数略少于81人,总体影响不大。

虽然同济大学的转学数据不完整,但转专业的类型确实很多,也有学生从理科专业转工科专业的例子。 不禁让人感叹,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次真的赢了!

同济大学2023年强预科项目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科技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可申请登记。 申请注册的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秀、综合素质优良的考生。

第二类考生: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高中生必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对应选修科目要求如下表所示:

专业组

招生专业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选修科目要求

其他省份的科目要求

3+1+2模式

3+3模式

主要的

第 1 组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为首选科目,选择其他科目时不提及科目要求

物理

科学与工程

应用物理学

工程力学

主要的

第2组

应用化学

第一选择物理,第二选择化学

物理

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首选科目是物理,其次是化学或生物

化学和生物学

详见我校强基计划省级招生计划报名制度。

三、报名方式及选拔程序

申请我校基础强化项目的考生不能同时申请其他大学的基础强化项目。

(一)报名时间及方式

4月10日至4月30日,考生可登录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第一类考生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填写,最多可以填写该组内的所有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组内调整。

第二类考生申请的专业不受省重大规划限制。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填写,最多可以填写组内的所有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组内的调整。

(二)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三)学校评估

1、初步测试:

(一)所有按要求完成报名的考生即可参加我校初试(6月15日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初步考试将采取笔试形式。 专业一组笔试科目为数学、物理,专业二组笔试科目为化学。

(二)第一类考生,根据初审成绩,按照学生所在省份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4倍划定初审合格线,并公布入围考生名单确定复试名额(成绩相同的,最后入围)。 初审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后续选拔程序。

(三)第二类考生不参加初审,可直接入围复试。

2、复试确认:入围学校考核复试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登录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学校考核并签署复试通知书。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签署的纸质版诚信承诺书须由考生在参加复试前签字并按时提交),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确认者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强基计划复试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 重新测试:

复试(包括面试和体测)将在高考成绩公布前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以门票信息为准。

(一)面试: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根据候选人申请的专业组进行面试。 对应聘者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审核将纳入面试过程。 面试采取“双随机”抽取专家和候选人的方式进行。

对于第二类候选人,根据候选人的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单独面试。

(2)体育考试:考试项目为立定跳远或50米跑(二选一)。 考生按照报名时选择的项目进行考试。 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详见附件)和初高中年级相应标准进行评定。 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未通过考试的考生无法获得我校坚实的基础。 计划入学的资格。

考生需提前向当地保险公司购买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保障期限覆盖整个学校考核、复试期间(不购买者承担考试期间发生意外的一切责任)。

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检的考生,须提供三级甲等医院的病历及所在中学的无法参加体检的证明(须由中学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印章),并在新生复习期间进行补考。 未能通过将导致取消入学资格。 残疾考生可免于参加补充测试。

(四)招生办法

1.综合分数计算

高考成绩公布后,我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分,下同)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 学校考核结果以复试和面试成绩为准。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150。

2.确定第一类录取考生名单

第一类考生,按照各省招生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分数第一,其次志向”的原则,择优录取专业,直至录取名额已满。 专业群内转专业时,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所选科目必须符合转专业的要求。

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按照下列单项成绩及成绩顺序录取专业:高考成绩、高考数学、高考语文、高考成绩外语。

当拟录取考生人数少于各省份、各专业计划人数且有空缺时,不再补缺。

考生高考成绩要求如下:

(一)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须达到所在省份专项招生控制分数线40分及以上(750分以外省份高考满分) - 积分制将按比例转换)。

(2)外省考生须达到所在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80分以上(合并招生的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按照相应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由省确定))。

3.确定第二类录取考生名单

第二类考生,其综合成绩须达到同省同专业组录取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者,予以认可。 录取专业综合成绩和竞赛成绩予以考虑。 本省无同一专业组录取的一类考生的,其综合成绩必须达到同省录取的一类考生综合成绩的最低值。 同时,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本科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有专门招生控制分数线)。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公布录取标准,并向学生所在省份省招生办报送录取手续。 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 未录取的考生可以正常参加后续批次的高考志愿录取。

4、培育特色

面向国际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培养顶尖创新人才。 瞄准智能技术、先进制造、数字城市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和专业。 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科技创新源泉和科技发展源泉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医学和工程人才的数学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培养通识基础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立志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筑、基础医学等领域取得突破的拔尖创新人才。

依托国豪学院,汇聚优质资源,构建个人发展空间。 因材施教,配备一对一的高水平导师和辅导团队,营造一流的书院式环境和学术氛围; 科教融合,依托高端实验室、前沿科研团队、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学术自信; 开放交流,通过国际课程、联合设计、海外实习、夏令营、国际会议、国际竞赛等形式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能力。

改革人才培养,突破专业界限,优化本研究衔接机制。 实施2+1+X强化基础的人才培养(2年通识教育基础,1年专业基础,X=1~6年本科和研究生学习),并在高端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选择跨课程模块并制定个性文化计划。 学生既可以继续在原有学科或专业学习,也可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工程、医学相关学科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科学家。

5、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各省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上传至强基计划登记系统。 对于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收集报考当地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登记系统。

(二)对综合素质档案造假、学校考核作弊的考生,取消其强基项目报名、考试、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各院系、当年高考取消。 取消注册、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学生三年内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 已入学者,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取消其学籍。 毕业后被发现的,取消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中学要认真核实出具的材料。 如有欺诈行为,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三)强预科项目录取的考生入学后本科学习期间不得转专业。

(四)选拔、考试期间,考生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入围复试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路费保障和住宿补贴。

(五)我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开展强基计划相关考试招生工作,未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如遇不可抗力,学校考核工作计划可能会相应调整,另行通知。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由同济大学招生领导小组领导,同济大学本科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在本简章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确保招生计划公开、选拔方式公平、录取标准公开。

(二)我校对被录取学生的入学资格进行审核。 对不符合录取资格的学生,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接受学校招生督导组的全程督导,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整个考试过程均被录像。 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监察邮箱:。

 

标签:考生   录取   高考   省份   招生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28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