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死刑制度考察(《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刑法》死刑制度考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刑法》死刑制度考察

2、《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

《刑法》死刑制度考察 ♂ 《刑法》死刑制度考察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法》死刑制度考察》,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我们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刑法》部分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犯罪”,二是“对犯罪如何进行处罚”,而我们今天主要来看看,《刑法》对于犯罪是如何进行处罚的。

《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从大的方面分析有两大类,一是主刑,二是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了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而这之中,事业单位考试最喜欢考察的就是刑罚主刑当中的死刑制度。

《刑法》第四十八条至第五十条分别规定了以下内容: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从以上法条可以看出,死刑的适用对象是有限制的,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并且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条法律规范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犯罪”和“审判”两词记忆颠倒了,而往往考试就喜欢将这两个词语进行互换,那这样这句话或者这个选项就是错误的。另外,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话,仍然是可以判处死刑的。这里的“特别残忍手段”包括肢解、活埋、凌迟,泼硫酸致人死亡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国家《刑法》还对死刑规定了一个特殊的适用方式,叫做“死缓”,很多人听到“死缓”就觉得这个犯罪分子不用死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首先、死缓的时间是两年,也就是对这个犯罪分子的考察期间为2年,看他在这两年的时间表现如何。其次,死缓期间根据犯罪分子不同的表现,会有不同的后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表现良好的,根据情节可以减轻为无期徒刑甚至是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但是如果在缓刑期间又故意犯罪,而且情节恶劣的,就直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了。例如,甲是一名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监狱关押期间,和狱友发生了冲突,一怒之下将狱友打死,那这种行为就属于情节恶劣,因为他的主观恶性还是比较强烈的,所以对于这样的犯罪分子就没有改造的必要了,应当对其执行死刑。

综上所述,我国《刑法》对于犯罪的处罚方式有很多种,都有可能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进行考察,其中尤以“死刑”制度考察最多,但这一部分知识点并不难,只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多加以记忆,以题目练习加深印象即可。

【例题】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可以看出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犯罪的的,并不是一律不适用死刑,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推荐

刑罚-死刑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看法

《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 ♂ 《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

【导读】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以及省考国考常识类考试题目中,经常会见到《刑法》中各种分论罪名的辨别类考题。这类考题旨在考察考生对于相似罪名的区别点的记忆以及判断的能力,同时能够结合一些时事案例进行案例题目的考察。虽然考察的方式灵活多变,但是该类型的考题核心仍然是罪名的特点判断以及不同点的区分。只要能够把握准确这类相似罪名的特征,那么这类题目便可以迎刃而解。

在刑法分论的考题中,尤其以财产类犯罪罪名考察最为频繁和密切,例如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等等。在这些相似罪名判断类的题目中,考生经常会出现的混淆考点或者是产生疑问的概率较高的考点之一,便是对于敲诈勒索罪于抢劫罪的区分,由于二者法条表述的相似性,极其容易对考生产生误导。下面就该两罪的各自特点进行对比,旨在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判断这两类罪名。

一、联系。从法条规定上来看,抢劫罪:根据刑法分论中的明文规定,抢劫罪是指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的手段都为相对比较强硬的暴力、威胁等手段达到占有目的。因此,如何界定胁迫手段的界限即为两罪区别的关键。

二、区别: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二者虽然罪名表述很相似,但是抢劫罪要求的暴力胁迫手段需要行为人当场立即使用暴力手段,从而达到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使对方达到不敢或不能反抗的程度。一旦行为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胁迫的内容可能会立即化为行动当场实现。敲诈勒索罪则需要行为人的胁迫让被害人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被迫交付财物,而胁迫手段本身未必可以完全压制对方的现实反抗。而被害人也未必当场交付财物,可以在胁迫后完成财物的交付。因此,抢劫罪偏向于对于反抗行为的压制,敲诈勒索罪更加倾向于对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压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答题的过程中,正确区别两罪只要把握住核心手段的区别就可以准确判断出正确答案。

相关推荐:

法律关系考点梳理

法律知识: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调解有关考点提炼

《刑法》死刑制度考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刑法》死刑制度考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