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今天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网(luzai.cn)给各位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

2、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3、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

4、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事业单位考试常识部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涉及的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

下面对于中国近代史中比较重要的列强侵华战争考法分别进行分析。

一、考法剖析之鸦片战争

(一)直接原因(导火索)

虎门销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115万公斤。

【考法点拨】对于虎门销烟在题目中考查时各位考生注意把握以下这两点。

1、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以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英国则开始利用坚船利炮疯狂扩张争夺世界市场。因此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就是其直接原因也就是导火索。

2、林则徐等一批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比如林则徐的《四洲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魏源的《海国图志》等。

各位考生做题时要对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进行区分,虎门销烟不是用火而是用海水浸化法以及睁眼看世界中不同人物的代表作品。

(二)《南京条约》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法点拨】对于《南京条约》在题目中考查时各位考生要把握以下这两点。

1、《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是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则增加了当时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是破坏了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也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做题时要注意《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条约主要内容。

二、考法剖析之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又陆续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考法点拨】各位考生做题时需把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1856-1860年,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是修约要求遭拒。

2、1858年《天津条约》的内容包括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1860年《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等。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促使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各位考生做题时要注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英法两国挑起的,区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三、考法剖析之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口岸开工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法点拨】各位考生做题时需注把握甲午中日战争的以下三点。

1、经过黄海海战以及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牺牲,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投降,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包括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内容使得外国列强的商品输出变为了资本输出。

3、甲午战争使得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也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考法剖析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西、比、荷11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法点拨】各位考生做题时需注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其根本原因是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直接原因是为了镇压以赵三多为首的“扶清灭洋”大旗下的义和团运动。

2、《辛丑条约》内容包括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亿两,这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各国可派兵驻守,成为“国中之国”;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沿线允许各国驻扎军队,这一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组织等。

3、这一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各位考生做题时应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以及《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其使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各位考生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的考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到课堂共同学习与进步。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事业单位考试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充满屈辱的近代史大幕缓缓拉开,在这段历史之中,中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这些知识在我们考试之中也经常遇到,因此今天给大家梳理了常考的近代史阶段的不平等条约。

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主要代表耆英于1842年8月29日同英国签订。主要内容有: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白银)、丧失关税自主权,开五口(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之后,为进一步攫取在中国的利益。中英又签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又叫《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1844年中美签定了《望厦条约》,中法签订了《黄埔条约》。

二、《瑗珲条约》

《瑷珲条约》是近代中俄签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是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一个。清朝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和俄方签订。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不得不认可该条约。

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国门,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于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6月中国派桂良、花沙纳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11月,清政府又派奕䜣分别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

四、《马关条约》

它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也刺激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野心。1895年4月7日中日由李鸿章赴日签订。主要内容有: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开四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等。

五、《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9月7日,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分别与英、美、俄、日、德、意、法、奥(奥匈帝国)、西、荷、比签订。主要内容有:赔款(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划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等。

关于不平等条约,常见的考试方式为考条约签订的时间、签订者及签订内容,希望大家好好复习,融会贯通。

【试题演练】(单选)以下哪个条约不属于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 )。

A.《辛丑条约》 B.《瑗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C。解析:《尼布楚条约》是1689年9月7日由中俄双方签字,首先,该条约签订的时间为清康熙帝时期,签订时间不属于近代史;其次,一般认为该条约是平等条约。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

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的四次战争。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导火索,在1840年6月英国军舰到达广东珠江口,封锁海口后,鸦片战争爆发。最终在1842年中国失败结束了战争,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至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最终以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结束了战争。《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1894年7月丰岛海战爆发,标志着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国力衰微,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结束。中国清朝政府与日本在1895年4月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为:(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在1900-1901年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以义和团运动为导火索,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结束。《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为:(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B。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为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为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1900-1901年。故本题答案为B。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

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在事业单位常识类的考试中,有关中国选官制度考查多有涉猎,那我国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呢,接下来就对其做简单介绍。

一、选官制度的演进过程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叫世官制。因这段时期的官员称为“卿”,所以也称“世卿制”。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命,官职世代相传,父死子继,兄死弟及,有非常明显的家天下的特征,该制度极大地维护了贵族的世袭地位,为政治秩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一种封闭的官员选拔体系。所以出身贫贱的百姓很难谋取到一官半职。先秦时期,战事不断,为了应对战争、富国强兵,迫切需要广纳人才,所以继承官职的世卿制逐渐不合国家发展,这时候军功制走上历史舞台,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完善的选官制度,当时的选官制度仍然是世卿制。通过军功制和察举制,冲破了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为中国选官制度的向着新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带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东汉末年,鉴于察举制已经腐败不堪,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且由中正官选人采用中央统一的人才调查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考察标准比较全面,趋于合理。但到后期,基本选拔人才重点考虑门庭背景,导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隋朝统一后,对于各种制度进行调整,其中选官制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从隋炀帝的进士科算起,一直延续到清朝光绪年间,存在了将近1300多年。通过科举考试进行人才选拔,重视人才的才能,摒弃了之前人才选拔重视门庭背景的问题,防止氏族把持选人,通过选举制,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以明清时期为例,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的程序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如果每次考试都能获得第一名就被成为“连中三元”。

这就是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过程,在具体考试中以识记性的考查为主,大多会问朝代所对应的选官制度。此外,在历代的选官制度中重点考查科举制。通过一道试题来感受。

二、选官制度的考察

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在具体考试中以识记性的考查为主,大多会问朝代所对应的选官制度。此外,在历代的选官制度中重点考查科举制。通过一道试题来感受。

【试题练习】(单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顺序正确的是:

A.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官制、科举制

D.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答案】D。解析:题干问的是“我国古代的选官顺序”,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世官制、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朝至清朝的科举制。故本题答案为D。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热点的部分备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栏目还为大家提供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相关内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考法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