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立刚: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我国已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规模化的国内市场,在多个行业形成规模化、技术领先的生产能力。 在吴立刚看来,“锻造长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立足具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的技术领域,进一步打造长板; 另一方面,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靠科技攻关等多种综合手段,将短板锻造为比较优势。 和核心竞争力。

谈及如何进一步打造长板,吴立刚告诉记者,这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新体制的优势,纵向连接学术、科研、生产,横向实现重大跨界,形成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联合体。机构、企业“纵横交织”。 攻克关键技术,构建产业链头部自主可控、有技术潜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着力提升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长板’; 二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充分发挥超大型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大对“首套”“首批”应用的政策支持,为新产品产业化提供早期市场支撑,通过巨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吴立刚说。

推进基础研究对于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至关重要。 “提高我国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核心是找准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点。” 吴立刚告诉记者,基础研究是从源头、底层解决关键技术突破,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隐喻。

但也要看到,基础研究往往具有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 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仍需长期努力。

对此,吴立刚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完善基础研究评价激励机制。 要完善以学术贡献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体系。

“基础研究的范式包括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 自由探索必须建立长期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注重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 为了以目标为导向,必须建立最终用户评价。 重点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率和应用价值。”吴立刚表示,还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摆脱浮躁,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坐稳“冷板凳”。

二是加快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 吴立刚认为,要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战场和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学科和“冷门”学科,不断培养基础研究高水平人才。 同时,要把科普工作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是完善基础研究经费制度。 完善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政府牵头协调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的基础研究经费政策和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有竞争力的经费资源。” 吴立刚建议,政府应对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给予稳定支持。 经济支持。 同时,利用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科技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政府共同立项基础研究计划。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扩大和深化中外合作研究,聚焦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作用。 同时出台支持措施,鼓励基础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在国际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

 

标签:基础   科技   可控   科学   研究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6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