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精选: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坏事

  

  20**年省考陆续开展,在复习申论阅读申论范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剖析期间的观点,更要让它成为你思路的一个引导,使你形成行云流水的写作思绪。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融会贯通,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久而久之,申论文章这一大难点,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为此,公考资讯网定期推荐精挑细选的优秀申论范文,供考生背诵学习参考。

  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坏事

  1月19日,北京与上海分别召开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显示,20**年,京沪的常住人口同时下降,这在1978年以来还是首次。据了解,2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出现197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在此后出现了反弹。20**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2.4万人,增长幅度为0.1%,当时就有预测称20**年北京常住人口将出现下降,这一预测已经成为现实。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已经迎来拐点(1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一直习惯于京沪人口增长的人来说,或许一时不能理解这种下降。下降是实实在在的,已为数据所证明。况且,京沪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坏事,与因城市竞争力削弱而导致的人口被动下降有着本质的不同,也可能是主动为之的结果。

  大城市到底应该有多大,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从目前的主流认识看,把大城市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成为基本取向。根据此前规划,到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上海更是规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对照一下20**年的实际人口,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7万人,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几乎没有了增长空间。

  规划虽是方向,也需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这些年来,京沪在控制人口规模上,推出了一系列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特征的举措。比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既有经济意义,也有社会意义,对人口流动必然产生影响。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京沪常住人口下降,基本符合政策预期和城市发展方向。

  京沪常住人口下降,可能是其他地区所乐见的。人是最具有活力的资源,城市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对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有分析认为,随着中西部发展水平改善,特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在降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笔者也希望其他地区改善吸引力,迎来百花齐放的一天。可是,特大城市的吸引力真的削弱了吗?特别是在注重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用人才吸引力置换人口吸引力,恐怕还没有看到特大城市吸引力下降的迹象。

  舆论场上,很多人都在感慨“京沪居,大不易”,指向的是以高房价为代表的生活成本问题。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权衡之后的结果。在人们选择的天平上,特大城市依然有着自己的分量。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张耀军所认为的,“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会疏解一部分。但上海、北京的就业资源在全国来说是最好的”。在很多人看来,在大城市发展收入高、机遇多,能够改善个人视野和生活品质,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就目前来看,特大城市的吸引力依然存在,甚至还将长期存在。人力资源和稀缺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不会减弱。改善人口质量是弥补人口数量不足的一条出路。看到京沪常住人口数量下降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在改善人口质量上的努力,更要看到控制人口与引进人才一体两面。当然,如何改善人口质量是大城市未来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这一难题更加难以解决。其他城市更应强化竞争意识,努力改善自身吸引力。

  京沪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坏事,不能将其解读为是城市竞争力下降的结果。人们其实更希望京沪人口下降是竞争的结果。笔者不是希望京沪“弱”下去,而是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强起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才是盛世应有的气象。

  以上为公考资讯网每日甄选优秀申论范文“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坏事”的完整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申论带来深刻的借鉴意义,对其改善申论写作水平能有切实的帮助效应。

  公考资讯网提醒考生:备考时间有限,而且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建议考生从现在就开始复习。必胜公考APP是每年百万考生的共同选择(免费课+海量题库刷题+免费答疑),做好复习规划,相信大家一定能在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学习进步,实现公职梦想!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3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