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320)

  1.

“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 )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2.

关于唐代诗人及诗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

3.

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曾经有:①竹简,②青铜器,③帛书,④甲骨,⑤纸张。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④②③①⑤

4.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作家是( )。

A.契诃夫

B.

C.巴尔扎克

D.莫泊桑

5.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秦朝设置了御史府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B.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C.监察体系相对独立,确保监察权独立运作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查看答案与解析[page]

1.答案: B

解析:

该词出自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

“小李杜”指李商隐、杜牧,还有“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A说法正确;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代表,而非“边塞诗”,B说法不正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D说法正确。

本题干扰项为C,杜甫本人被称作“诗圣”,同时其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也有“诗史”的称号。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竹简出现于战国时期,青铜器出现于夏商时期,帛书大约和竹简同时出现,甲骨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4500—5000年之前,纸是由东汉的蔡伦发明的。所以按照时间排序应为④甲骨、②青铜器、①竹简、③帛书、⑤纸张。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与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 《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契诃夫是俄国主要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变色龙》、《套中人》、《一个官员的死》和《樱桃园》等。他采用简洁的写作技巧避免炫耀文学手段,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欧·亨利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有“美国的莫泊桑”这一称号。他的代表作有《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等。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有《人间喜剧》、《朱安党人》、《驴皮记》等。

5.答案: B

解析: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秦代开始形成的,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这种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A、C、D三项说法正确。

B 项错误,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故正确答案为B。

再来15题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12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