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淞奕:从普通山村女孩到女状元的逆袭之路

  

我想成为女子冠军

1940年,张松仪出生在河曲县四野乡一个普通的山村。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给了这个独生女更多的关爱和宠爱。其他女孩子有的花花绿绿的衣服,有的玩具,她都有;其他女孩子不敢玩的冒险游戏,她也敢玩。整天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玩耍,张松仪快乐得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张颂仪的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缺乏教育,苦不堪言,签名写信都要请人帮忙。小颂仪看到这一幕,心里很是难过,心里暗想:要是我能识字,爸妈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张颂懿的母亲卖掉了家里的几只老母鸡,买来棉花,靠纺纱织布贴补家用。当时,小颂懿才七岁,却不得不结束自由玩耍的童年,成为母亲织布的小帮手。纺车那么高,颂懿个子又那么小,没法像母亲那样坐着干活,只好伸开胳膊,站起来纺线。这样的生活很枯燥,让性子急躁的张颂懿感到很苦恼。每当线断了,或者线头缠成一团的时候,张颂懿就会像大人一样叹息一声,自言自语:“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每天傍晚,张颂仪都盼望着父亲早日归来,只要远远看见父亲被夕阳笼罩着的疲惫身影,她就会大叫一声,跑出去迎接。父亲是个活泼的人,那年冬天,城塔村来了一位说书人,父亲每天都会去那里听一会儿,然后回来给大家讲。小颂仪是父亲的忠实粉丝,听故事时,她总是双手托着下巴,一动不动地靠在父亲身上。《女驸马》故事中,冯素贞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经历,最让她难忘。当时,张颂仪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长大后,我要当状元,报答父母!

张松仪清楚地记得,1951年,她刚11岁,四野学校校长王占良亲自到村里招收适龄学生,张松仪终于摆脱了织布机上辛苦的日子,如愿得到了一个小书包。

张颂伊很珍惜上学的机会,老师说的每句话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还珍藏着自己用来写字的小沙盘,不让任何人碰。在学校的每一天对她来说都像过年一样开心。有一次,张颂伊病倒了,发着高烧,母亲命令她在家休息。她急得不行,偷偷托人给老师捎信,求老师“救救”她。老师果然来看望她,让她好好休养,还承诺会帮她补上缺课,她这才平静下来。张颂伊是家中的独生女,不仅父母宠爱她,爷爷奶奶也疼爱她。母亲每次回阳坡泉外婆家,总会带着她一起去。张颂伊不想因为探望老人而缺课,总是劝母亲星期天去。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她就去奶奶家吃顿饭,然后偷偷溜回学校。阳坡泉学校的老师姓李,他很欣赏小宋仪的好学精神,总是以她为榜样,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张宋仪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件事,赶紧找到李老师,悄悄地求道:“老师,你别再表扬我了,以后我妈要是生气了不让我上学怎么办?”

张颂伊的妈妈实在不理解她对读书的执着,不明白一本方形的书怎么会这么有趣,她会看上一整天。有时候看到小颂伊躲起来看一整天的书,妈妈不禁笑着抱怨:“唉,你们这些懒人爱看书,又耽误了一天的功课。”

为了让父母明白受教育的好处,在学校下达“教育扫除文盲”任务时,张颂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张颂懿把薄薄的识字课本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地教。不仅如此,她还扩充了生活、生产中的常用字,让父母从“盲人”变成了能看书看报的有文化的人。父母认识到了识字的好处,理解张颂懿对读书的执着,非常认同她“成为女状元”的梦想。

为了有一天能真正成为顶尖女学者,张颂伊暗下决心:她一定要坚持到底,无论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止她!

那时家里还比较穷,父母虽然省吃俭用,但张松仪的生活并没有多大起色。其实,解放初期,哪个家庭不是这样呢?不管多苦,张松仪都不吭声,用自己“乐天派”的心态把困难踩在脚下。从11岁到自己工作,张松仪只用过三支笔,其中一支捡来的,一支手工的,一支奖品的。小学时用过的小沙盘、小泥盘、石头铅笔,她一直都保管得好好的,不给父母在这些东西上增加任何负担。

张松益上初中时,住在巡镇的学校宿舍里。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正是饥荒肆虐的年代,晚上,孩子们饿得睡不着觉,11个女孩挤在一张大上下铺里,商量着吃饭的问题。然而,除了自己腌制的红菜,还能吃哪儿呢?饿得实在受不了,孩子们就跳下来,用开水泡红菜,轮流喝。结果是,他们越喝越饿,越饿越想喝。就这样,红菜泡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原本就咸得不能吃的红菜,却变得寡淡无味,一点味道都没有。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捏几下,细细咀嚼后咽了下去。张松益从来没有跟父母说过这些事情。

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莫过于初三、初八赶集的日子了。张颂懿的父母疼爱女儿,会把一把炒豆子放在口袋里,让她吃饱。张颂懿抱着小袋子跑回宿舍,和大家分享这份难得的幸福。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吃饱饭是难以企及的奢侈,能吃上一把炒豆子,当然是帝王般的享受了!

有人把教书当成职业,有人把教育当成终身事业。对张颂伊来说,60年来,她一直在追寻着成为状元的漫长梦想,从未放弃过自己,也从未放弃过别人。这也成为河曲文笔塔下感人的故事。

成为状元秀的梦想破灭了

1958年,河曲县开办了第一个高中班,河曲、五寨、偏关等地52名初中毕业生成为这个班的成员。由于旧时生产经济落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很多人初中毕业就继续读书,因此班里的女生只有个位数,张松仪就是其中之一。她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拔尖梦,在她心里,如果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那才是真正的拔尖儿。因此,当班上学生大批流失,毕业时只剩下38人时,她依然没有动摇,成绩十分优异,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

高考结束后,张颂懿的申请材料让老师大吃一惊:申请表上写满了“北京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字样,专业一栏全是“记者”。老师很着急,骂她好高骛远,怕她最后一事无成。张颂懿想,自己喜欢的职业只有两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记者,而她无疑更倾向于后者,那还报什么呢?老师说,张颂懿语文很好,保险起见还是报师范院校吧。当时学校里的老师也是第一次教高中,没有填申请表的经验,所以给学生的建议比较保守。看着身边的同学,张颂懿有些犹豫。后来,她最终改报了晋北师范学院(现大同师范学院),并顺利被录取。

1962年夏天,中国刚刚从三年大饥荒的苦难中走出,晋北师范学院因政治原因被迫关闭。所有学生都面临着三个选择:参加当年的高考,回到农村,或者当一名小学教师。张松毅想了想,觉得自己参加高考并不是很有把握。要当老师吗?这和他想成为状元的梦想相悖。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到农村,一边自学,一边参加劳动,争取通过下一次高考,完成自己的愿望。于是,张松毅填写了学校发放的回乡申请表。

第二天,当扩音器播报学生们的志愿分配时,张颂懿整个人都愣住了,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她分明听到自己被列入了志愿当小学教师的名单中。这是怎么回事?当时学校正处于戒严状态,到处都是警察,形势十分紧张,张颂懿不敢出声。办完手续后,学生会宣传部长霍旭翔道出了秘密。原来,张颂懿是学生会积极分子,也是预备党员。霍部长知道她志向成为女状元,看到她交的表格,急了,赶紧帮她偷偷改了填的内容。张颂懿倔强地说:“我宁愿回农村自学,也不愿当孩子王!”霍部长比张颂懿大几岁,以前有在农村教书的经历。 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松仪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仔细想想,你回农村自学,会不会有老师可以请教?还不如当老师,身边都是知识分子,有伙伴一起探讨问题……”张松仪恍然大悟,真心感谢同学们的善意安慰,开心地背上书包,到河曲县泸沽小学当老师。

这一年,张颂懿22岁了,她一边努力学习,努力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一边努力学习,打算再次走进考场,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年里,她无数次熬夜学习,默默背诵、做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大考的紧张氛围中。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个大玩笑!第二年,当她做好了准备,满怀雄心壮志地来到教育局报考高考时,领导却给她泼了一桶冷水!分管领导说,河曲现在缺师资,缺人才,不能让河曲失去人才。于是,张颂懿的报考被拒绝,没有通过。

张颂伊拼命哀求,却始终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心灰意冷的她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学校,几天没有笑过脸。学校的同事发现,一向爱说爱笑的张颂伊好像变了一个人,都来关心她,询问她怎么了。张颂伊痛苦地向同事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感觉自己的梦想破灭了,前途一片黯淡。学校里有一位来自五寨的同事,名叫周伟新,曾是张颂伊六年级的班主任。 他了解张颂仪,也明白她的难过,于是从另一个角度开导她说:“傻孩子,你没能成为状元,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社会形势所迫。你成不了状元,但你可以培养出很多状元!你看,你现在教的学生,将来可能都会成为很多状元,你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他们成才的过程中,这比你自己成为状元还要伟大!”这句话,像一盏明灯,驱散了张颂仪心中的阴霾,她从床上坐起来,自信满满地说:“好,那我一定会培养出很多男女状元!”

搁置了成为顶尖女学者的梦想后,张颂懿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活泼乐观的性格让她和学生们成为了好朋友。课堂上,他们互动、学习知识。课后,她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做作业,他们的笑声响彻整个校园。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张颂懿常常有一种幻觉,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在村子里玩耍的日子。不同的是,这一次,她不再孤身一人,而是有了一群朋友。

实现成为顶尖学者的梦想

山村支教的日子,是张松益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河曲县第一位女校长,张松益始终工作在一线。在那个知识贫乏、连课本都没有的年代,张松益想尽一切办法,让她的学生学习各种知识。

记得1970年我在四野乡初一教语文的时候,班里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才十三四岁,最大的也已经二十多岁了。看着他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张松义心里想,自己一定不能辜负“老师”这个称号,就算他们没有条件成为大学的状元,也要让他们成为其他行业的状元!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张松仪先做了基线测试。看到很多孩子连基本的拼音和常用字都不会,她没有灰心,而是选择循序渐进??地做“识字”工作。一段时间后,张松仪开始从身边常见的东西入手,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单词。随后,她鼓励学生:“你们现在都是有文化的人了,想在村里出名,连‘劳动记录员’都做不出来?”她让学生报出自己村里人的名字,不会写的字她就一一仔细讲解。这种学习方式直接联系生产生活,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率很高。一段时间后,张松仪让学生把各村人的名字都凑到一起,大家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学生们聚在一起,笑着说:“你们村里有个叫丑蛋的!” “这里还有个赖子!”“咱们村里有个外地人叫佟!”就这样,以前连“水壶”“灶台”几个字都不认识的孩子,成了村里的大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常常负责看单子、记工分。

为了让学生学得有兴,学以致用,张松仪从最基本的应用文书开始教,比如请假条、借条、收据,还有生产计划、秋收总结等。张松仪还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算盘,虽然这不是语文老师的工作,但她幽默地说:“我们不但要当‘计时员’的状元,还要出几个‘会计’的状元!”后来,她的班上还真的培养出了很多算盘高手,他们算盘比在村里干了几十年的老会计还厉害,让村民们惊叹不已。

真正开始写记叙文时,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学生们总是习惯性地抄写毛主席语录,最后加上“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等字数凑足。张松仪决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写作习惯,让他们真正写出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声音。周末,她布置学生写一篇《我的星期天》的作文,并要求他们在开学时当众背诵,不许任何人作弊。当然,张松仪自己也要写一篇范文,把自己经历过的趣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每次作文课后,她都会选出10篇最好的作文,仔细批改,然后让学生背诵。

张颂伊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她带的班考试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学生们敬重她、爱戴她,视她如亲生妈妈。在她任教的这些年里,无数的“后进生”、“差生”得到了她悉心教导和耐心纠正,无数的孩子在她的帮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张颂懿在学校是公认的好老师,可在家里,她却是一个不称职的贤妻良母。生下大女儿昭昭时,张颂懿休假还没结束就急着上班。孩子才40多天大,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请了奶妈照顾。女儿一岁半的时候,孩子被送到了寨上村奶奶家。张颂懿所在的泸沽小学距离妈妈家并不太远,但她一心扑在教学上,哪有时间回家看女儿?只有每周六才能回去抱抱女儿,第二天又要去上学。对于女儿,妈妈就像是常客,想靠近却不敢靠近。张颂懿理解孩子对母爱的渴望,但对教育的热爱让她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份依恋。

女儿七岁那年,就读于四野学校。那时,张松仪已经是四野学校的校长。母女俩是同一所学校的,总有熟络起来的机会吧?结果也令女儿失望。张松仪心系的只有学生。七岁的女儿每天要两次往返于寨上村和四野学校之间,趟过两里深的沟渠。张松仪不让女儿在学校吃饭、过夜。在那些狂风暴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小女孩只能忍着恐惧和孤独,和两个同龄的朋友一起走在崎岖的小路上……

谈起这些往事,张颂伊眼含热泪,她说:“我对我的每一个学生都问心无愧,但对我的孩子们……我知道我欠他们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颂懿从教二十年,培养了一大批“计分状元”、“珠心算状元”、“书法状元”、“作文状元”,也为各个学校输送了不少真正的学习状元。在担任校长的岁月里,甚至调入教育局参与教研工作时,她从未脱离过教学实践。她是河曲第一位女校长,是第一位敢于推翻“模范专业户”的带头人,是第一位敢于随时随地给教师上示范课的教学研究者。她勇敢地打破常规,鼓励年轻教师走上模范讲台。面对质疑,她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说:“我们要的是成绩,而不是过去的荣誉!谁干得好,谁真教,谁就是模范!”

她在某校听课时,看到学生像唱歌一样长调地背诵课文,她立刻怒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读!没有节奏和重音,怎么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老师们辩解说,这种“边唱边读”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四五年,改不了。张颂懿不信,她亲自走上讲台,把两个班的学生合并在一起,给在场的老师上了一堂动人的朗读课,当场就把学生“边唱边读”的坏习惯改了。还有一次,在听珠心算课时,老师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背诵珠心算口诀。张颂懿也直言:“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是最坏的办法!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口诀的意思,这样才能真正学会!” 老师们并不接受她的观点,故意“围攻”她,让她上台演示。她没有拒绝,拿起算盘走上讲台。短短40分钟,张颂懿只举了三个??例子,就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了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并熟练运用。这回,大家都心服口服,愉快地接受了她的批评和建议。

张颂伊就是这样,面对学生,她会给予如春风般温暖的关怀与教育;对待同事,她又如此公正无私,奖惩分明,不针对任何一个人,她只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教育。

1997年,张颂懿从教育战线退休,当她终于有时间和孩子聊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很失落。一天,张颂懿的一个学生带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来到她家,请她做心理辅导,缓解孩子的“高考焦虑”。张颂懿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经过她的悉心辅导,这个男孩的模拟考试成绩从420分左右上升到530多分,考上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从此,经常有人到她家来,请张颂懿辅导孩子。有很多孩子沉迷于网游、早恋、叛逆心理严重,故意与父母作对。经过张颂懿的辅导,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甚至像变了一个人,家长也对他们的懂事感到惊讶。

张颂懿觉得,没有什么比教育孩子更开心的事了。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张颂懿阅读了大量教育类著作,了解现代孩子的快乐和心理特点。她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书籍,借给家长阅读,自己也写了很多读书笔记。她还为自己辅导的100多名学生建立档案,方便后续辅导。她甚至和孩子们交朋友,了解现代流行的游戏和音乐,对症下药,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在孩子们眼里,这位74岁的老太太不像个老人,更像是亲密的朋友,散发着值得信赖的魅力。

晚年是欢乐,是享受。在这个夕阳西下、风和日丽的季节,张颂懿越来越体会到教书育人的甜蜜与惬意。她常常感叹:“能当一辈子老师,真是幸福的事!”这份幸福,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于她对“状元梦”的毕生追求。

 

标签:张淞奕   父母   农民   上学   珍惜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3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