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周有光先生:一位文化先行者与虔诚思考者的离去

  

文艺九局·凌波小山

————酒聚发[2017]004号————

九局压制:

今天(1月14日)下午,我们打电话到周有光先生家,他的家人告诉我们,周有光先生是因自然原因去世的。

这一定是君子的选择,他选择了这个时候、这样的方式来告别。

凌波小山曾多次采访周先生,话题集中在语言现代化、中国文化的方向、阅读与思考等方面。

文艺九局刊登这篇还未发表的访谈内容,以纪念文化先驱、虔诚的思想家周有光先生。

“我窗外的世界,树木的世界,鸟儿的世界,甚至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天气、太阳、云朵和风,从现在起全部都消失了!”

——周有光104岁时所写

上帝终于记住了周有光。

他是中国文化界的百岁老人,刚刚庆祝了他的112岁生日。

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曾受新华银行派往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与爱因斯坦有过接触。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翻译《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

他开玩笑说,他“中途放弃了经济学,又中途开始学语言学,两半加起来就是零”。

其妻为张云鹤,为“张氏四姐妹”中的老二,其妹夫沈从文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周百科”。

叶圣陶曾说过:“谁娶了九如巷张家四大才女,谁的一生都会幸福。”

在与张云鹤结婚前,他曾写信给她:“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张云鹤回了一封长达10页的信,信里只有一句话:“幸福要靠自己去创造。”

70年来,两人和睦相处,令人羡慕,直到张云鹤93岁去世。

85岁那年,他离开办公室,回到北京二环路的一间小房间里看书、思考、写文章。他喝咖啡、红茶,看大片,写博客。99岁时,他到天津视察。年轻一代称他为“潮老头”。2000年以后,他几乎每年都会出一本新书,拥有众多粉丝。

他坐在书房的黄色小书桌前,看书、写字、会客,爱讲笑话,讲笑话时会像小孩子一样放声大笑,一只手不由自主地捂住嘴,仿佛自己不好意思这样笑。

“小屋子里并不寂寞,电视、电脑让我随时了解国内外时事,亲朋好友、记者们来访,谈论古今中外人们的得失得失,让我的小屋子里充满了生机。”

他以百年睿智的眼光审视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百岁学者的心总是永恒而热情的。

他开玩笑地称自己是一条“漏网之鱼”,逃出了20世纪的网,进入了21世纪,说上帝太忙了,把他忘了。

他的孙女周和清说:“他总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仿佛在期盼一个传奇的出现。周有光的传奇写了一个世纪,停在他112岁那年。

他在天堂一定很幸福,终于飞出了窗外的世界,飞出了树的宇宙,飞出了鸟的世界,终于可以自由地拥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阴晴圆缺,风雨无阻了!

舅舅:你是学经济学的,中途开始做语言文学研究,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周有光:我是经济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从美国回来,也学过经济学,后来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后来1955年,中央召开全国语言文字改革会议。我一直业余从事写作,但兴趣爱好又不是我的专业,就叫我去参加。

会后中央叫我别回去,成立了一个叫“全国语言改革协会”的组织,要我加入。我说:不,我只是爱好而已。

领导说这是新举动,我们都是外来者!

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告诉我,语言改革是一件大事,值得我转行,所以我就来了。所以,转行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

很多人说语言学和经济学没什么关系,确实也没什么联系。我一直对英语很感兴趣,也参加了 1930 年代中国的拉丁化运动。所以这次转行从专业上来说不是偶然的,但从正式工作上来说却是偶然的。

关于翻译百科全书,中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到美国,和美国总统商量,中美之间要做几个合作项目,其中之一就是翻译《大英百科全书》,这是美国提出的,邓小平坚决同意。

由于当时我们思想比较封闭,对国外的情况一无所知,很多方面与国际水平还相差甚远,《大英百科全书》的翻译是中国学术思想进入国际视野的一件大事。

中央政府找了三个人,成立了中美联合编辑委员会,其中有三个美国人,三个中国人,我是其中的一个,负责组织翻译《大英百科全书》。

丁聪漫画为周有光、张云鹤所作。

舅舅:从历史的角度看,您怎么看待中国的语言现代化?

周有光:我认为汉语现代化发展的非常好。

语言现代化的要求主要有四点:语言统一、文字白话化、文字简化、注音字母化。

中国早在清末就开启了语言现代化运动,当时中国人只懂方言,不同地方的人之间无法交流。

1955年,我国召开了语言改革会议。为什么召开这个会议?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但当时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所以要开展语言现代化运动,并把它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件大事。我觉得这个观点是符合历史的。

舅舅: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语言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回顾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过程,您有什么遗憾吗?

周有光:我们花了六年时间,非常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小问题都研究得很仔细。如果当时大意了,今天就会后悔莫及。

汉字有六万个,但注音直到1918年才发明。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也设计了普通话的罗马拼音方案。两者都很好,但非常复杂,不易推广。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必须重新设计,当时我们收到国内外来信4000多封,很多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几百个方案,我们都一一认真回复。

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有人开玩笑说,你花了三年时间才想出几个字母,真是太蠢了。

其实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全国人大通过了拼音系统,但这只是中国的标准。拼音系统要应用到国外,还得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后来我代表中国去国际标准化组织,经过三年的讨论才成功。

直到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才被认定为国际标准。这对于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当时我去美国谈判,他们说国会图书馆有70万本中文图书,如果全部改成拼音编目,要花2000万美元,他们实在没钱。后来他们筹措了两年的资金,就改了。

“方案”从小学生识字的工具,到文化、商品流通的工具,再到国际交流的文化桥梁,拼音的传播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顺利。

学习角

舅舅:在语言现代化中,拼音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有人认为,简体字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上不如繁体字,也割裂了中华文化传统。您怎么看?

周有光:很多人不懂历史,以为简体字是新中国的创造。其实,简体字在古代就有了。我这里有一本书叫《简体字的起源》,里面拍了最早的简体字的照片。你看,汉简上就有简体字“还”。

很多人以为书法一定要写繁体字才好看,其实不然。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共有324个字,其中简体字102个,占总字数的1/3。历史上有很多写简体字的大书法家,很多简体字都是书法家创造的。所以,简体字和书法并不矛盾。

舅舅: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速度加快,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汉语热”。未来汉语会不会像英语一样流行呢?

周有光:国际通用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英语的推广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了,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不是一次会议决定的,而是事实的变化。

英语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全球化。选择英语有五大优势:人口多、流通广、文化水平高、出版物多、使用方便。

改革开放后,我在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学会发表演讲,我问学会负责人: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哪种用得多,哪种用得少?她告诉我,英语占80%,法语占15%,西班牙语占4%,俄语、阿拉伯语、汉语加起来占1%。你看,我们的国际化程度不是很高。

我主张,第一步是要把我们的语言文字推广给全世界的华人,二十一世纪我们要让全世界的华人都能说汉语、写汉字。

舅舅: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周有光: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重要。

我提出一个原则:全球化时代,要用世界看国内,而不是用国内看世界。有人说,“三十年西方,三十年东方”。世界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从西方传到中国,文化中心也正在向中国走来。

我基于文化研究,提出了“双文化”理论,即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而不是简单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其实不是一个东方,而是三个东方:东亚、南亚、西亚;西方文化是西欧加上美国。所以现在有四种传统文化:东亚传统、南亚传统、西亚传统、西方传统。

除了以上四种传统文化之外,还有一种文化是世界性的,即国际性现代文化:它是由全世界共同创造、共同共享的。

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文化是国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而不是东方和西方轮流占主导地位。

舅舅:您从85岁退休后就一直在写作,您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汗颜。您觉得阅读和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

周有光: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危。我改了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我把“危”改成了“危”,把“学而不思则罔”改成了“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聋。这个说法很好玩,大家很容易理解。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要自己思考,孔子说的话,不管对不对,都要自己思考,才能接受,这是非常好的。

我认为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提倡独立思考。如果你相信一个说法,你就应该思考为什么它是对的。如果你不加思考就接受它,那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可接受的。这个原则今天仍然适用。

2007年6月25日 周友光计算机,享年102岁

舅舅:近两年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周有光:旧的东西要慢慢改,旧文化要慢慢摒弃,经过深思熟虑后慢慢改。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传统文化,都在改进,但不能乱改。当出现文化真空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来填补。

尊重传统文化,这是对的,但怎么尊重呢?弘扬中国文化,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所以我提倡儒学现代化,写了这篇文章。儒学很重要,很伟大,但我们学儒学不是复古,而是更新。儒学中有重要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需要澄清。

就是说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现代的发展和创造,而不是为了迷信。迷信是一种过时的思想和行为。现在我们常常改正了一个错误,又陷入另一个错误。如果你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改正。如果你不思考,就很容易犯错误。

人们的想法就是这样。科学进步的道路就是不断尝试和犯错。这是科学的原理。不断尝试,不断纠正。过去有一种药丸叫 606,经过 606 次尝试、错误和纠正后成功了。

我经常讲,过去我们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看世界,现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国家,中国任何事都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所以我们要有全球视野,这是全球化时代任何工作都需要的。

舅舅: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吗?

周有光:如果我想向年轻人传达什么,就是要用世界的角度看世界,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看任何问题。第二,就像我刚才说的,要思考。比如我今天说的话,你首先要否定它,否定不掉再考虑接受它。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去实践呢?要去验证它。怎么去验证呢?要把你说的话和历史、和事实对照一下,你就能证明它。

所以,你首先必须否定我的话,不要相信它。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2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