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如何从阅读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获取养分提升成绩?

  

很多学生总是抱怨:读了不少书,可每逢写作文的时候,却总是“闻不到笔动的声音,只有叹息声”。

我们反复告诉学生要读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很多学生一听就不知所措,那么多文章,看哪些好呢?

高中生用于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从阅读中获取营养,帮助自己进行汉语议论文写作?如何积累、整理材料?如何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写作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一解答。

◆◆◆

为什么我的作文总得不到50分以上?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不要回避这个功利因素。我们必须承认,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阅读文字。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成绩的明显提高是促使他们拿起书本和报纸的最好“诱饵”。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先分类,后给分”,在高考作文短短2分钟的评分时间内,考官会先根据学生作文是否符合主题有亮点、是否与主题相符、是否跑题、是否抄袭等情况,判定学生作文属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被判定为跑题的作文不可能得到二等分数,而一篇仅仅写得“正确”或不跑题的作文,由于内容和观点缺乏深度,也不可能得到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一等分数(即满分 60 分中的 50-60 分)。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考作文题目没有预设观点和立场,核心论点需要考生自己选择。一旦观点确定,无论你的字迹多么优雅,语言多么优美,材料多么标新立异,都难以“改变命运”。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考生的作文分数停留在49、50分,无法突破呢?他们的努力方向错了。

当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想和材料往往不是那么割裂的,往往是因为读了某一篇文章,才明白了某个观点。读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才知道坚持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有多么可贵。读了龙应台的《什么是文化》,才知道文化是把孤立的个体连接起来,组成社会的那根细线。

因此,学生在阅读书籍、报纸时,既积累了材料和观点,一些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同时学习文章的结构、论证技巧和语言风格。

第一类,是为了积累素材。可供阅读的书刊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包括历史故事、传记、散文、小说,甚至电影、纪录片都可以作为素材来源。所以难怪很多学生会以“积累素材”为名,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抽出时间放松一下。

第二类,以积累观点为目的,可供阅读的书刊范围比较集中,主要为报刊的评论文章,学者或知识分子的随笔,或一些稍有难度的学术科普读物。

其中,人民日报的评论栏,其实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很适合阅读的材料。

◆◆◆

如何阅读一篇文章?以人民日报评论为例

很多老师总说要用脑子去学习,但是学生听了之后总是很疑惑,怎么才能用脑子去学习呢?

如果主要目的是积累素材,建议【泛读】。

重要的是,要把这个材料和先前的某个观点或者类似的材料建立起联系,形成以该观点为核心的“材料树”。

如果主要目的是积累思路,可以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少量文章进行【精读】,阅读时要重点关注其【核心论点-子论点】和【文章结构】。

更重要的是,每写到一个句号或者一个段落结束的时候,都要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写作的位置,你会怎么写,只有通过思考,然后再和原文对比,才能有所进步。

以《创之路》作文素材课第一讲预告材料第1段为例:这是一篇针对“各地盲目模仿西方建筑”现象的评论文章,阅读时可以把这一现象当成一篇高考作文的素材。

①标题《建筑必须有人文根源》直接陈述了观点。其中,【建筑】与材料息息相关,而【人文根源】虽然在文中与【文化传统】略有不同,但核心词【人文】足以让人抓住核心。

很多学生在需要表达观点时,写作文时总是写得神神秘秘的。之前有位学生的副论点是“文化艺术要有信仰和骨气”,我乍一看还不明白他的意思,直到看到后面一段介绍“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时,才知道他写的是“道德”。核心词随意替换,很容易让考官感到困惑。

②文章首先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引用材料),然后加以概括,指出“效仿西方的热潮”并不是孤例。

这时,你应该停下来思考如何引用这些材料。很多学生在文章开头引用材料,但他们只是复述。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章开头引用的材料必须体现[偏见]。如果引用的材料没有体现偏见,并且后面文本的核心观点不明确,就很容易让考官感到困惑:学生持什么观点或立场。

本文开头且不说6座凯旋门、10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本身就具有一种“讽刺”和“荒诞”的效果,单是“狗皮膏药”四个字一出,读者就能清楚明白作者的立场:批评。

引用完材料后,学生可以停下来思考如何继续。他们会抛弃子论点还是继续阐述核心论点?他们会怎么写?

③本文作者选择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并立刻给出了反例:法国巴塔朗克剧院。

不难发现,这篇文章很适合学习“对比论证”的技巧,通过指出两者的不同点或相同点,可以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要么【表面上一样,指出不同点】,要么【表面上不一样,指出相同点】。

比如巴塔朗克剧场就是前者,表面上看,两者都是借用外来文化,但为何一个是经典,一个却是人人痛恨的山寨货呢?差别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

写完例子后,学生可以停下来思考下一步该写什么。很多学生经常有一个好主意,用了很好的材料,但他们马上就放弃了。

看看这篇文章怎么写:一、再次翻墙论证:中国的“中国的巴黎”、“东方的佛罗伦萨”再怎么造假,也不过是赝品。为什么?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国家的文化灵魂,只有皮囊,没有实质。

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不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吗?要知道,正是因为材料的重复,才使得这段比较论证更加完整,也更加强化了自己的观点。同样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但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批评了这种现象,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那么文章的作者是如何进行的呢?

④ 巴塔朗克剧院的例子足以说明,如果借鉴得当,它同样可以成为经典。但这里作者还是用了一段话,从正面的角度强调了这一点:[建筑应该呈现文化的主体性]。

虽然等到作文中间才开始【论证】其实挺危险的,经常会被淹没在急速的批改中。好在前文的【反驳】火力很集中,而且都是以【核心观点】(建筑必须有人文根基)为武器进行反驳,所以不会让人觉得跑题了。这就是作者的功力,学来不易,只能欣赏了。

同学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预设观点的“事实问题”题中,你可以反驳材料中的例子或观点,但反驳之后别忘了建立自己的论据。你或许能找出千万个理由来反驳对方,但如果理由太过零散,没有指出核心观点,有反驳却无论据,很容易被判定为题外话。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引用了材料(“狗皮膏药”那部分)之后,直接抛出“建筑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就对了,绝对正确。

作者在重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马上举了个新例子,《北京前门大街》,和前面的《巴塔兰克剧场》功能一样。这里我们要学习的是素材要丰富,横向维度要有纵向维度,古今中外都要有。而不是先写篮球、网球,再写乒乓球、棒球。

接下来该怎么讲呢?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用费孝通老师在材料课上的那句名言:“各有各的美,各取所需,百善孝为先,和而共生,天下大同。”当然,本文在这里就不浪费任何文字了,直接回归材料。

此时,你可能会发现作者的“回忆材料”意识非常强烈,近乎强迫症。他通常在每个段落的结尾回忆材料,每次回忆材料时,他都会结合该段的论点来阐述。大多数同学可能很难有这样的写作能力,但学习作者的回忆材料意识,也能避免“写了却写错了”的情况。

读到这里,我们就别看了。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开始下一段呢?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材料课上的观点:“文化是民族的坐标”和“文化源于生活的土壤”。其实,两种观点都是可以的。

⑤文章并未直接提出子论点,只是抛出了“仿古建筑热”的例子,仿古建筑热无非就是[外表不同,实质相同],是器物的粗暴移植,而忽略了精神内核,文化内核。

在简单回顾材料后,提出分论点。现象背后是“对文化根源的不了解,对文化传统缺乏信心”。但如果学生不具备作者功底,建议把分论点放在段落开头,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掌握你的观点和文章结构。

这个分论点或许会让同学们想起材料课上讲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外,有同学可能注意到了,前面提到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根基”,包括“文化核心”、“文化属性”和“文化精神”,其实都和“传统文化”类似。但这篇文章做到了,而且每次出现的词语都不一样。学起来不容易,但可以体会一下。

⑥接着作者提出另一个[子论点],“文化源于生活的土壤。”

有些同学可能注意到这篇文章里全是与建筑相关的材料,但他们自己的材料库却远没有那么深。其实不必担心。高考作文往往会扩大题目可以写的内容范围,从建筑扩展到音乐、建筑、诗歌、电影、节日传统等各种文化现象。

写到这里,文章已经超过800字了,需要考虑结尾了。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结尾呢?或许大家会回到主题,呼应开头等等,或者写一个呼吁或建议,“大声说出来,从我做起,现在开始”,等等。我们看作者怎么结尾吧。

⑦作者在开篇也呼吁,“扎根文化精髓,深挖地域特色,才能根深叶茂”。

作者接着举了一个例子。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结束时几乎已经用尽了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没有必要再去寻找新的材料。关键在于下一句话。

在结尾,作者既呼应了开头,发出了呼吁,又进行了总结和升华。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心灵家园。

【总结与升华】在文章的结尾,不需要展开论证,而是直接提出观点,将前面讨论的观点升华。相比于空洞的建议或“高声喊叫”,或者简单重复观点、呼应开头,结尾升华的好处是瞬间提升了文章的整体风格,同时也体现了自己思考的深度。

升华点并不固定,只要与主题、材料、前文大致相关即可。比如,本文讨论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也许有同学会想到材料课上提到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坐标;传统文化赋予孤立的个体身份与归属;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最大公约数;等等。

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下次写作文时,不要总是“高声喊话”或重申自己的观点,而应该试着思考如何结束文章,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这样会让考官眼前一亮。

当然,有的同学看完之后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精读,不仅烧脑,还很耗时。

确实,在当今这个时代,文字很廉价,很多文字根本不值得读,读了也只是浪费生命,大多数书报随便看看,就能收获一些新知识。

即使是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也不用每一篇都仔细看,只要选几篇仔细研究,每一段、每一句话读完,想一想如果是你写的话,你会怎么写,然后再和原文对照,吸取作者的策划、布局的精髓,就够了。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你的思想投入到阅读中。

◆◆◆

材料为何难用?关键是打造“材料树”

很多同学已经积累了该积累的东西,但是还是觉得写起来很困难,因为你的材料还是很零散、很杂乱。

在作文素材公开课一开始,我就强调了构建自己的“素材树”的重要性。

什么是“素材树”?主题是树干,创意是树枝,具体素材是树叶和花朵。

如果以“文化”这个话题作为主干,从中会长出多个枝干(观点),每个枝干又会长出不同的叶子和花朵(素材),有了主干和枝干,我们就可以继续添加素材。

以作文素材公开课的框架为例:

①【什么是文化】文化包括物品、作品,也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所承载的观念或价值观。抽象的观念或价值观恰恰是最重要的。

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认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费孝通)。

③【个体的文化】(传统)文化赋予孤立的个体以身份和归属感,也是滋养精神世界的优质土壤。“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孙家正)。

④【文化与社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把千差万别的人们凝聚在一起的最大公约数。“文化是一根细线,把珠子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龙应台)。

作文素材公开课PPT(部分)

⑤【文化变迁】文化是不断变化的,活的文化从人们的生活汲取养分,文化“代代相传,子孙相传,不断更新”(费孝通)。

⑥【文化的内核】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应保留什么、摒弃什么,取决于其内在的价值取向。“一切历史都是观念的历史”(柯林伍德)。

⑦【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也需要拥抱变革,我们需要让传统文化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激活传统文化。

作文素材公开课PPT(部分)

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是,自己收集了很多材料,但是这些材料非常零散,无法在考试中运用,导致作文总是包含自己最熟悉甚至是“老生常谈”的少数材料。

为什么要强调让学生自己构建“素材树”呢?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遇到作文题目时,能从题目或素材的“题目”想到“观点”,再从“观点”把“素材”串起来,这样写起来才有话可说,有观点,有素材。

学生的素材书可以按照【大主题】进行分类,比如可以粗略的分为文化、艺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社会、教育等(没必要追求不重复不遗漏的分类),整理素材的时候可以粗略的分成各种类别,一些好的想法可以提炼出来放在一边。

原书不必太精美(当然你可以买一本漂亮的书),没时间抄袭的话,直接复制、剪切、粘贴就行,不要本末倒置,太注重、太追求形式。

◆◆◆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阅读、写作和修改都很重要

你读的书够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够多了,如果你不下水,你永远都是站在岸边的“旱鸭子”,如果你想提高作文水平,光看书不写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的同学会说,自己从小到大写那么多作文,从高一到高三,但分数一点儿也没提高。分数就像玄学,在分数出来前信心满满,分数出来后却哑口无言。总之,给高分了就觉得牛逼,给低分了就纳闷。接下来的作文依然像考场上抛硬币一样。

事实上,“阅读-写作-修改”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只读不写,你就不知道这些材料是否容易使用,或者使用起来是否方便。

而且经验告诉我们,材料用得越多,就越熟悉,一篇作文中用到的材料,会形成材料与话题、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这样下次写相关话题的文章时,就可以举一反三。

一些可以用于不同题材文章的通用素材也会在反复的训练和写作中发现,比如里尔克的《古老的敌意》、卡夫卡的《凿开我心中冰海的斧头》、柏拉图的《洞穴寓言》等。

如果只是写而不修改,你就无法判断文章哪里可以改进,所以写再多也没用。

有的同学读题目时带偏,没有注意到题目的偏颇而强行反弹;有的同学在反驳的方向上走得太远,缺乏论证依据,越写越偏颇,被判定为跑题;有的同学读题目没错,但分论点和核心论点的关系太远,文章后半部分脱离题目,让人看不懂。

总之,好文章总是需要修改的。更何况,如果你从来没有写过或修改过一篇好文章,你不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你怎么能保证下一篇文章能进入顶尖班呢?

写论文就像解一道导数题,其实很费时间。如果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能系统地讲解论文题目,学生自己写、修改,会更有针对性,也更省时间。可惜高中语文教学留给论文修改和系统讲解的时间确实太少了。

语文老师常说,作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道题。那么首先它是一道题。既然是一道题,就一定有一定的评分标准,就一定有套路、有方法去考。

读书是为了填饱肚子,写作是为了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复习或听老师讲课是为了使答卷更接近评分标准。

同学们要摒弃“语文是玄学”的观点,找准方法和方向,花时间,并确保时间花得有意义。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tp://www.luzai.cn/html/31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