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大全:唯物论考点、重点复习资料

  

 【考试分析】

本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年真题来看分值一般在2-4分,常见考察形式是重要考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分析有关问题,故复习时务必在记忆的的基础上学会理解运用。

【考点精讲】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三方面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公共基础知识是考查的核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涉猎广泛,包括时政、法律、政治经济理论、市情市况、科技人文常识、管理和公文常识等,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主观能动性区别于其它生命意识。


唯物论,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该理论的基础,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它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对立面。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它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辩证唯物论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一、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整体上就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否认静止及其相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

五、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六、意识的能动作用

(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象;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八、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因而要反对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意识。

九、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十一、经典预测题

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C )。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

B、运动的规律相同

C、都有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

2、“客观实在”是 ( D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相加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3、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4、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A )。

A. 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B. 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

C. 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D. 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

5、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D )。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减员增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青春永远不下岗”激励了无数下岗职工,他们纷纷开始第二次创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主要说明( B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北京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们身上所具备的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应对挑战的信念,使他们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同样做到了更快、更高、更强。这说明了( C )。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标签: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uzai.cn/html/8678.html